第52章 做皇帝?(2 / 2)

加入书签

“阎大人现在城外砂山暂居!”陈明遇本来不想理杨光,但想不到面前这个年轻人还与前任阎应元有过一段渊源,只好如实说了实情。

砂山在江阴城外三十余里,一处农舍,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人,红脸细长眼睛,留着长长的胡子,他正举斧劈柴。

突然,一阵马蹄的声音传来,这中年人抬起头来,看到几骑正向他匆匆而来。

在几十步外,几骑都停下来,其中一个年轻人跳下马来,快步走到他的面前,直接跪下纳头便拜:“阎大人,总算找到您了!”

“你是……”劈柴的汉子正是阎应元,他有些想不起面前这个年轻人是谁了。

“阎大人,你忘了,前些天,你在扬州城外不远的地方曾救过我一命!今日我特登门拜谢来了。”这青年正是杨光,他听陈明遇说的阎应元的居住地址,便匆匆赶来,以期与这位真正的民族英雄见上一面。

阎应元想了一阵,才想起当日的事情,他放下斧头:“阎某人当日只不过是无意为之救了你一命,你又何苦来哉?阎某人老母重病在身,多有不便,你请回吧!”

“救命之恩,如同再造,杨光如何不来拜谢恩人!”杨光想不到在阎应元这里会吃了一个闭门宴,顿时有点着急了,并向后挥挥手,几个骑士捧着几个沉重的礼盒上来:“杨光略备小小薄礼,敬请恩人收下!”

谁知这个阎应元的脾气比较犟,他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礼品就不收了,你自行带回去吧。”

杨光叹了一口气,想这样的情形,这次来要与他商量一下将来怎么合作抗清大计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他还是不死心,用双手恭恭敬敬地奉上一封信:“阎大人,如果有一天关系到江阴千百万人生死大计时,您可以按信中写的地址去找我,也许我能用绵薄之力帮帮您和江阴的老百姓!”

杨光说罢,便将信放在礼盒上面,转头和骑士们上马离去。

见杨光等人远去,阎应元皱起眉头,但又不得不上前打开礼盒看看,他发现礼盒非常沉重,打开一看,礼盒中是几十把用精钢打制的青锋剑,再打开另一个礼盒,里面则是几十把精钢打制的环首大刀,他将几个礼盒全部打开,发现共有八十把青锋剑、八十把环首大刀、三百两银子。

怎么会送这样的礼物?

他这样是什么意思?

阎应元急忙打开杨光留下的信,信中只是简单表示感谢救命之恩,说那些武器是留给阎大人将来用来拯救江阴黎明百姓用的,并留下一个地址,说日后江阴如果有大难,可以派人到信中的地址去找他杨光。

阎应元再次抬起头,发现杨光等人的背影已变成几个小小的黑点。

一路上,杨光郁闷异常,由自己经历的现实看来,一些史家对南明历史的结论是正确的,明末江南的民众虽然不欢迎满清的统治,但也唾弃了明朝的统治,只是满清的“薙发令”触及到了民众的底线才引发大暴动,如果满清不颁发那“薙发令”,也许陈明遇还会在优哉悠哉做他的江阴典吏,阎应元也会在其母亲病愈后到广东英德赴任做县衙主薄去了,一切都按旧日的轨迹运行,只不过统治者由明朝变成满清朝廷而已……

……“薙发令”形成了南明灭亡后延续几十年的抗战,民众在没有核心号召的情况下,只能抬出朱家的子孙来作为号召,朱家子孙如同不死的百足之虫,满清扑灭了一处,另一处的朱家子孙又被人抬了出来,导致出现了后来的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多个小政权,但这些朱家子孙大多不争气,几十年波澜壮阔的抗战,牺牲了几百万人,最后全被满清打得烟消云散。

杨光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既然朱家子孙不争气,自己是否可以取而代之?

我可以做皇帝?

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吧?

华夏文明自秦始皇统一以后两千年里,每两百年左右就大****一次,不是内乱就是到头来还是一切照旧,什么都没有变,制度还是那个制度,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明末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些遏制皇权的苗头,甚至培养出了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样的思想家来,也许再给明朝五十年时间,会搞出英国那样的民主革命来,但随着满清八旗大军杀入来,一切都化为泡影。如果自己能掌握大权,该搞出一个怎么样的政体系统来呢……

最后,杨光觉得想太多了也是没什么用的,还不如做好现在的事情,准备好应对两个月后席卷江南的这场浩劫。

想到这里,杨光加快了马速,恨不得立即回到永丰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