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银行业务,洋务运动(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银行业务,洋务运动

2018-04-15 作者: 孤舟书生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银行业务,洋务运动

对于将李鸿章一下子提为钦差大臣,六位尚书心里确实有些不痛快,作为一个武官,去充当巡守安抚的大员,这与大清往常的官场潜规则有些不符啊。

本朝自圣祖爷康熙以来,关于地方赈灾的钦差,一般都是文官去充当,这事穆彰阿本来还想对奕詝争辩几句,不过想到这位监国太子现在对自己不感冒,如果发言,真的给惹怒了,那自己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明哲保身,穆彰阿只好明智的闭嘴。

不过,对李鸿章的圣旨,除了和王清义和贾桢的以外,奕詝还特地给“加料”,就是要求李鸿章在广州的时候,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商人协商一些事情,特别是“三角贸易”的黑奴。

还有,积极联系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棉兰老岛等地的国人,按照卫**的编制帮岛上的国人训练民兵,加强自身的武装,为以后华人回归到华夏的怀抱,打好基础,最后一点,就是关于赈灾银两的问题,大清银行广州分行会积极和你进行联系的。

就这样一份“加塞”的圣旨发给李鸿章后,李鸿章先是苦笑了一下,然后打起精神去领会奕詝的内涵了。

后来,在《大清史?海外篇》中,将奕詝的这份圣旨叫做“一个都不能少的图腾”,当然,这种训练民兵,获得大清生存空间的模式,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一直在不断的延续,官员也把这种模式称为“李鸿章模式”。

第二天,两位钦差要离开了,朝户部来开具银票的时候,敬征立即将他们带到南书房,奕詝直接让敬征以户部的名义,写下借款申请。三地:江淮地区四百万银元,直隶地区二百万银元,两广二百万银元,灾区钦差和巡抚,还有知府知州是不能让银元过手的,关于灾民的抚恤金,直接让知县领取,而且一定要让专人发到灾民的手里,责任一定要具体到个人。

本来应该给两广,按照那灾情的程度,要划拨四百元银元的,不过,奕詝估计,一旦这些银元全部到位,那太平天国运动估计是流产的,一旦流产,那顺势进入安南的计划就会流产,那大清对于安南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就会费点气力啊。

为了不要让历史有太大的差距,一句决定,少给二百万也是无所谓的。

这件钦差大臣的差事就让奕詝安排下去了,不过,结果如何,还要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到。

下午,奕詝就将自己在刚穿越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自己用简体中文所书写的回忆录。

回忆录上除了一些发财计划,治国计划,历史大事件以外,还有一些科学创作发明。

这些东西,就是奕詝以后富国强兵的助推器啊,不过具体的制造参数,还有模式,奕詝是不会有太多的了解,这也是前世的时候,他上汉语言文学的原因之一。

在选了两个作为致富项目以外,下午课的时间又到了。

今天,奕詝到皇家学院继续给学员们“洗脑”。

又是大会场,但奕詝一见到大会场已经都腻歪了,他很怀念前世那弧形的阶梯教室,那可以座一千人啊。

不过,讲课还是要继续。

今天的课题是:大清的筹划

“各位学员,我是大清监国太子奕詝,今天课程就是“筹划”,在这里,孤所说的筹划不是说造反还是夺权,而是怎样让大清尽快的富起来。

大家也知道,西方洋人并不希望大清富强,他们虽然有坚船利炮的制造技术,但如果我们要向他们讨要,就困难了,因为它们不会让大清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在鞍山的钢铁基地,卫**聘请的一些洋匠对高炉和冶铁进行维护的时候,他们通常就会避开我们。

好在我们的陪同见习官员和技师也是懂洋文的,在他们向我们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的时候,我们就会利用合同警告他们,如果他们不履行,我们说过,将会向他们的领事馆去起诉他们,而且我们当地的衙门将会通过“契约欺诈罪”扣押他们。

但是我们的官员如果不懂技术,不懂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他们就不会让我们学到真正的技术,这样就使得我们的钢铁企业难以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