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议论文(3)(1 / 2)
2.3议论文(3)
2018-04-15 作者: 蔡明
2.3议论文(3)
2.3.161从选文看,我们应怎样赏识他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Www.Pinwenba.Com 吧
解析:调整心态转换角度择取合适的标准,能结合生活实际,表述清楚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知羞耻方成人戴者春①**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
②一个人不管是干工作还是过日子,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做人的道理上,古今中外的哲人们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荀子说:“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宋代名儒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元史·扬忍传》中说,“人有三成人”,其中提到“知羞耻成人”。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则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和有必要知道羞耻的动物。”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强调羞耻感在为人处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③“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幡然醒悟,努力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④“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不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⑤“知羞耻成人”,关键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知耻近乎勇。”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⑥然而,不肖之徒们则害怕自律。莎士比亚名剧《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痛骂:“羞耻啊,你是个懦夫,你把我惊扰得好苦!你伸出千万条舌头将我指控成一个罪犯!”另一个凶手则说得更直接:“我不再跟羞耻打交道,它叫人缩手缩脚办不成事,偷不得,一偷,它就来指手画脚;赌不得咒,一赌咒,它就阻拦你,一动,它就识破你;它是脸会发红躲躲闪闪的妖精,会钻进肚子造反的家伙。”
⑦可见,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劝人从善。难得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辱、羞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2.3.162第②段列举了古今中外哲人给我们的建议,其用意是什么?
解析:强调羞耻感在为人处世中起着关键作用。
2.3.163第④段“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一句中“底线”指的是什么?
解析: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2.3.164第③、④、⑤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知羞耻成人”?
解析:第③段: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也是立业的起步。第④段: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方能成人。第⑤段:知羞耻成人的关键是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2.3.165第⑦段引用卡莱尔的话“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请结合全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略(所谈只要抓住羞耻对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习惯于失去周国平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要付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摘自《做人与处世》2005年第12期)
2.3.166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
解析: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
2.3.167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因遭受重大失去而一蹶不振,不会计较小损失;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能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从而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
2.3.168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①问题:
②你的看法:
解析:示例:①我们是不是对所有的“失去”都要“习惯”?
②当然不是,比如理想、信仰、诚信、尊严、操守等。
2.3.169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B.文章第①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
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救药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
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
解析:答案是D。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①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②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忆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前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的养分的。
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是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候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燕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④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虞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佳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虞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章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2.3.170第①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解析:以记忆为基础2.3.171作者在第②段中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为什么又强调“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解析:因为人脑的生理规律是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
2.3.172第④段画线句子属于论据,是为了直接证明。
解析:事实论据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2.3.173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解析:(1)背书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结构、体式。或:背书是写作的积累。(2)只有记住前人的东西,才有可能创新。或:背书是写作创新的基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我能行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②科学家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③“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④“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⑤但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懒,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
⑥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
⑦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
2.3.174第②自然段阐述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什么?
解析: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有强烈的自信心。
2.3.175有的同学说,敢说“我能行”的当然是那些智力超常、成绩突出的人,我们普通人哪能做得到啊。请你根据上文第③、④段阐述的科学研究的结果,从两个方面反驳他的话。
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智力相差是不大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开发拥有极大的潜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能说“我能行”。
2.3.176仔细研读③、④、⑤段的内容,想想看,这三段文字在论证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解析: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或:比喻论证)
2.3.177传统观念称颂做人要谦虚,不要狂妄;而本文却提倡人要勇于说“我能行”,要自信。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
解析:示例一:传统观念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会扼杀人们的创新精神。在新时期的今天,我们要取得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示例二:为人谦虚、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与不怕失败、充分自信是不矛盾的。我们要成为创造型人才,既要充分自信,发挥潜能,也要谦虚谨慎,多看到自己的不足。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心系一处①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两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最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选文有改动)
2.3.178“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
2.3.17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
解析: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2.3.180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事实(事例、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列举苏童、张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2.3.181仿照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解析:示例:“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2.3.182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
解析:示例:居里夫人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终于提炼出了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读诗与识法①年轻人差不多都爱读诗。拈几首有兴趣的,譬如喝水,三下五除二,咕嘟几下,解渴了事,这是一种读法。另有一些人,古代有欧阳修、苏东坡,近代有康有为、梁启超,当代有钱钟书、程千帆等,他们年轻时读诗,“灯下读诗兼品味,识来妙法与甘辛”,譬如饮茶,慢斟细啜,品出滋味,直欲舌夺精髓,这也是一种读法。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但能知其妙,还能知其所以妙,所以,有些评论家将这两种读法分别称作欣赏和鉴赏。
②识法,就是知其方法。以诗为例,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欣赏者的文章可以写出上千个字,说意境如何优美,诗情如何动人,可能对读诗者会有一些启发,但要使读者真正读透这两句诗,还须教人以读法。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这里“两个黄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春日景色无奇不有、无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写,他选择了两个点、一条线。这就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用点线经营诗境空间的方法,叫“点线经营法”。用此法如果能读出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
③十四年前,我曾与几位女中学生讨论过唐代张祜的《宫词》。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她们正在为这首诗是写宫女的哀怨,还是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争执不休,我发表了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么成功地写出宫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现作者对宫女的深切同情。这首小诗,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倒如“故国三千里”是写空间之远大,“深宫二十年”是写时间之久长。这是“时空经营法”。一个宫女的浓重哀怨,不用多言,仅以一个空间一个时间便表达出来了。如果用其他方法来叙述描摹,何能简约精妙如此?
④读诗识法,虽非易事,但只要有好书或老师点拨,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须识活法。若学一法便拘泥一法,学一句便咬定一句,不能融会贯通,终究难免东施效颦、泥里行舟之病。宋代朱熹:“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这清楚地说明了读诗与识法的关系。
2.3.183细读第①、②段,概括画线词“欣赏”与“鉴赏”的含义。
欣赏:
鉴赏:
解析:“欣赏”指读诗只凭兴趣,领略意境的优美和诗情的动人。“鉴赏”指读诗兼品味(不仅知其妙),识得妙法(还知其所以妙)。
2.3.184“东施效颦”讲的是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东施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着眉头,结果显得更丑。现在常用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第④段中的“东施效颦”在本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解析:指读诗学一法便拘泥一法,不会融会贯通。
2.3.18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点线经营法”,下列诗句中运用此法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析:答案是C。
2.3.186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解析: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