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 团聚(1 / 2)
热门推荐:、 、 、 、 、 、 、
吴婶惊的把饭碗都打翻了,得亏碗里的粥已经喝完,不然非泼一身不可。
“你,你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这怎么可能一大早的回家来?路上都是雪,夜里不可能赶路啊。再说这孩子,算着书院给假,也得过了小年才能到家呢,怎么提前了?
“我们昨天白天就下山了,路实在不好走,快到京城的时候,在七里亭驿歇下了,一早天不亮就动身了,城门刚一开,我们就进来了。”
吴婶这才回过神来,一迭声喊人,打热水,预备换洗衣服,快再做些好吃的送来。
小山大马金刀往那儿一坐:“别的都可以慢一慢,我这肚里可是空了,一早起来客栈里还没有饭吃,我到现在肚里正唱空城计哪。衣服吃完饭再换也不晚。”
吴婶心疼的不得了:“你真是的,干嘛赶的这么急啊。”她是想见儿子,可是更怕儿子冒着雪赶路出意外。
小山笑了:“本来说还要再过几天才给假,但是这大雪封路,山下的菜蔬米粮也不好往山上运了,前儿有个挑夫在过山涧的时候就摔下去了。”
吴婶哎哟一声:“可救回来了?”
“断了条腿,命倒是保住了。不过这么一来,其他人也不大愿意这样的天气再干活儿了,实在是要过年了,人人都想回家。”
小山去年到山上的时候,就有一起上山拜师的同窗埋怨山上吃的东西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儿,太寡淡了。可是小山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有时候跟父亲进山,除了弓箭砍刀。就带着盐、火种这些东西,顶多再带一点肉干之类。不是家里没别的东西带了,而是要走山路,在山里行宿,带的东西多了背不动,真遇到点什么还碍事儿。他们现在在山上住着,虽然山上也能种一些庄稼。坡上还有菜园。可是山地贫瘠,种什么都收的不多,一应衣食用度。还是主要靠从山下运。一粒米,一张纸,都是那些人辛辛苦苦的搬扛挑担的运上来。
所以小山从来不糟蹋东西,菜好不好的。饭反正管饱。再说穷日子他又不是没过过,这些他不挑剔。
吴婶赶紧念了两声佛:“你们师傅也放心。就让你们这么下山,不怕你们也有个万一。对了,你师傅是京城人吗?”
“娘你问哪一位?”
“就是教你们最长的那位啊。”
“哦,谢师傅啊。他其实亲自指点我们的时候不多,隔三岔五的过来看我们练功,有时候指点一句。有时候什么也不说,就虎着脸在那儿站着。他好象不下山了。山上有好几位师傅好象都没有家室,去年就听说他们的年节都是在山上过的,几个人凑一席,喝醉了还比划几招呢,一点儿都不寂寞。”
怎么没家室呢?吴婶有点好奇。不过想着这种事儿子未必知道,可以等丈夫回来向他打听。
再说小山吃的这么香,一张嘴不能同时干两件事,怎么可能又吃东西又好好的跟他说话呢?饿成这样可怜见的,还是让他先吃饱了再说吧。
小山把桌上还剩的早点都一扫而空了,胃口好的让人咋舌。大妞出去吩咐了一声,赵妈妈其实也听着消息了,不等吩咐,又现炸了油糕、现蒸了小笼包子送上来。
大妞出门去药铺,平时都走的干脆,今天却有点不大舍得,不过想着人既然回来了,晚上回来还有大把的时间说话,倒不用急在这一时。
阿青和吴婶坐在桌边看着小山吃东西,吃的这叫一个香啊。
阿青发现,快一年没见弟弟,他又变样了,个子高了,肩膀宽了,连声音都变了。他早上进屋的时候,那身形和气势完全就象个大人一样了。
“你也别吃太多了。”吴婶安慰他:“中午给你做你喜欢吃的,你也留点儿肚子,别这会儿吃太多了,中午就吃不下了。”
小山抹了下嘴:“那行,我不吃了,等着中午那顿。”
大妞很想刺他一句,您老就算想吃,这桌面上都让你给扫得清光了,连一颗米都没剩下。这上山去学了两年,到底都学什么了?净学着怎么敞开了吃饭吗?
小石头已经把哥忘光光了,小孩子的记性就是这么短暂,可是他一点儿都不认生,小山过来抱他逗他玩,一会儿玩抛高,一会儿把他扛肩上在屋里转圈儿,他顿时就和哥哥亲近起来了。盖因为家里常陪他的人都是女性,没那么大力气,也不会这样陪他玩。父亲倒是有力气,可是在家的时候实在太少了。
他们哥俩玩儿的时候,吴婶也没大惊小怪拦着,怕大的把小的给弄伤了。吴叔和他说过,小山现在功夫学的不错了。
至于怎么个不错法,他是这么说的:“以前在家里我也教他,可他只能放,不会收。现在到山上去磨砺两年,那是大不相同了,起码耍起剑来,不怕伤着人。”
这学武,不就是为了要克敌吗?伤不着人这叫进步了?
吴婶不大懂,不过她听丈夫的。在儿子的养育上头,她一般不插嘴。
“我爹晚上又没回来?”
“回来了,可是走的早。”吴婶说:“他走时我还没醒呢。”
小石头又扯着哥哥的衣裳,意思是想叫他陪着玩儿。
小山乐的把他又抱起来:“哟,小子还挺沉的。你还记得哥哥不?哥哥给你带了东西呢,我带你去看看去。”
吴婶问:“你给他带什么了?”
小山的包袱当然已经被拿回屋去了,小山让人去把那个小个一点儿的灰布包袱拿来。
桃枝没让人帮手,自己亲自跑了一趟去拿来了。放在桌上解开包袱皮,里面还有一层包布。
再解开一层,才看见里头到底是什么。
吴婶眼都睁圆了:“这是……虎皮?”金灿灿的上面有黑色的条纹,那么大一块摊开来放在桌上。把屋里的人都给震住了。
那上头的斑纹吴婶可不会错认——吴叔打了那么多年的猎,虽然后来家里境况好了,他也三五不时的进山一趟。
他就打死过老虎,那虎皮本来是想留着的,可是乡下的事儿风传得快,四里八乡没多久全知道了,有人特意找上门来要收那块虎皮。最后十五两银成交了。这在乡下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平时卖上好的狐狸皮子什么的,能卖个二两就顶天了。可吴叔和吴婶是见过世面的人,这虎皮要是在州府、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几百两都不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