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实主义进程(2 / 2)
苏联电影曾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而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电影思想和文化现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新中国的电影创作都曾深受其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成为自有声电影以来,世界电影趋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突出的一部分。
1933年,高尔基发表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章。1934年4月,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被正式确定下来。此后,这个首先由文学界提出的创作原则便成为苏联其他艺术创作的普遍指导原则。当然苏联电影界也不例外,在此原则指导下,苏联电影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向迈进,拍摄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由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联合执导的《一个女性》、尤特凯维奇的《金山》以及由埃尔姆列尔和尤特凯维奇合作的《迎战计划》等等。这一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是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夏伯阳》。该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苏联国内战争中的传奇英雄夏伯阳。《夏伯阳》的成功,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确立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是,从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随着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泛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当时苏联电影界对电影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卡拉托佐夫的《燕南飞》、邦达尔丘克的《一个人的遭遇》、丘赫来依的《第四十一》,以及塔尔科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诗电影”的创作风格,为苏联现实主义电影的成熟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质量、情调健康,并为各阶层人士喜欢的影片,如缅绍夫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及梁赞诺夫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等。这些影片拓展了题材领域,形成了“四大题材创作新浪潮”,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达到了高峰。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作为艺术创作原则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随之终结。
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废墟上兴起的,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从漫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地向世界展示了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
一种美学流派、一个美学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战争的结束,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对战争的仇恨以及面对战后现实的无奈,促使电影要以一种“新”的姿态来面对现实。另外,在这个曾经以“豪华影片”、“白色电话片”以及“书法派”影片而著称的电影国度里,墨索里尼为了巩固其政权,十分重视电影业,他曾拨巨款建造“电影城”,还设立了“电影试验中心”,这些措施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电影人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历史,一般是指从1942年至1956年,前后共14年的时间。这14年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期(1942—1945),全盛期(1945—1950),衰退与终结期(1950—1956)。维斯康蒂在1942年拍出了《沉沦》,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于同一年拍摄了《孩子们看着我们》,从而揭开了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序幕。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历史开始于 1945年,即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那一年。从1945—1950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部特点逐渐形成并体现在一系列作品中。它们包括罗西里尼的《游击队》、《德意志零年》,德·西卡与柴伐梯尼合作的《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米兰的奇迹》、 《温别尔托·D》四部曲,以及德·桑蒂斯的《大地在波动》等。 新现实主义电影在1950年以后走向衰落,1956年由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顶》的问世,标志着这一运动基本宣告结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记录精神”,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的电影艺术运动。他们主张“扛着摄影机上街”,“到围观的群众中去寻找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件”。他们利用长镜头进行无剧本实景拍摄,在剪辑、灯光方面避免人为雕琢,起用非职业演员,并在对白中使用地方方言,情节结构松散,不刻意编织情节,而是从人们忽视的事实中去发现“戏剧性”的东西。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延续,其创立的纪实美学不但为巴赞纪实电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表现手法与审美旨趣。
(四) 现实主义进程中的四大变革
社会变革是现实主义前进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战争一度使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穿梭于炮火硝烟中。荷兰的伊文思曾不远万里到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而瑞芬斯塔尔则干脆做了希特勒的情妇兼同党。战争改变了电影工作者的一生,同时也使电影的现实主义进程有所加快。
而现实主义的发展更离不开技术的发展。随着轻便摄影机、同步录音机、高效麦克风的出现,使创作者能够更深入、更细腻地贴近现实。于是,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几股力量的推动下,现实主义的进程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四大激进的变革。
1. 真实电影
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拍摄了几部在风格上更为接近真实的电影,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鲁什自称其灵感主要来自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但与“电影眼睛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所表现的事件更完整,因而更具故事片的特质。真实电影的代表作是鲁什的《夏日纪实》,影片记录了主人公手持麦克风向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提问:“你幸福吗”,有的人置之不理,有的人站住思考,而有的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鲁什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步录音机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更简单也更客观地反映了对普通人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真实电影的拍摄人员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其拍摄方法要求导演能准确地发现事件并预见其戏剧性,摄制组要动作敏捷,当机立断。这种方法必然给影片的题材造成很大的局限,因此,纯粹的真实电影作品为数很少。
2. 直接电影
直接电影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主张影片制作者应像墙壁上的苍蝇,静静观看,但不介入。这正与法国的真实电影相反,真实电影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中,而直接电影将制作者的干预程度降到了最低限度。
直接电影的代表作是利科可拍摄的《大卫》,影片自始至终按照时间的自然进程,不加干预地拍下了一个年轻吸毒者成功戒毒的过程。直接电影使电影成为了一种尽可能透明的媒介,通过对电影制作者的行为严加限制而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世界图景。
直接电影的代表人物还有罗伯特·德鲁(曾组建“德鲁小组”)、梅索斯兄弟 以及怀斯曼等。
3. 自由电影
从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资助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导演拍摄了一批短片,这些影片都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内容,但影片创作者却忌讳用“记录性”一词来描绘他们的电影,而改用“自由电影”。他们既不想像格里尔逊一样为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利益服务,也不想受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束缚,因此他们主张“表现个性,创作自由”。英国自由电影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强调创作者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突出影片的纪实性,并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按照这种原则,自由电影的导演们拍摄了一些作品,如《妈妈不答应》、《每天除了圣诞节》等。
自由电影运动于1959年宣告结束,导致其迅速夭折的原因是经济上难以维持。
4. 政治电影
所谓政治电影,一般指真实地表现政治事件、政治任务和政治思潮的影片。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治电影开始出现,例如法国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的《Z》,意大利导演吉罗·蓬泰克尔沃的《阿尔及尔之战》等。与那些反映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不同,政治电影总是涉及大人物,主要涉及上层人物的**、交易、阴谋、暗杀等。
政治电影风格犀利、倾向明确。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电影渐趋于衰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