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艺术电影运动与商业电影归宿(1 / 1)
二艺术电影运动与商业电影归宿
2018-04-15 作者: 虞吉
二艺术电影运动与商业电影归宿
新好莱坞是一个整体。Www.Pinwenba.Com 吧事实上,美国电影由经典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转型也是整体转型。在制片体制、管理模式、发行方式转变的同时,创作层面新的主创群落的生成与艺术革新也在同时展开。这就是被电影史称之为“电影小子”的新好莱坞导演群和由他们策动的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从当代世界电影的发展演变来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源起于欧洲(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对新好莱坞电影运动无疑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经典好莱坞(体系)的瓦解,“电影工业的大萧条”和老一辈导演创作力度的“衰退”,又为新生力量的成长提供了十分开阔的空间。
新好莱坞导演群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大致而言,有三个层面:其一,是一些已在艺术电影创作中树立了名望的欧洲“移民导演”,如米洛斯·福尔曼、罗曼·波兰斯基、伊万·帕塞尔、约翰·斯莱辛格、杰克·克莱顿、肯·罗素等;其二,是来自本土电视、戏剧界和独立制片领域的导演,如罗伯特·奥尔特曼、斯坦利·库布里克、保罗·马尔佐斯基、迈克·尼柯尔斯、阿瑟·佩恩、丹尼斯·霍佩尔等;其三,是更为年轻、数量庞大的一批导演,他们大多出自美国高等院校的电影专业和“B级片”阵营,如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斯科西斯、伍迪·艾伦、波格丹诺维奇、罗麦洛、拉菲尔森、卡本特、麦利克、米利尔斯、许德瑞、西米诺、罗伯特·本顿、詹纳森·丹姆、大卫·林奇等。这些新好莱坞导演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整个70年代,推出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新作品:《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毕业生》(迈克·尼柯尔斯,1966、1967)、《邦妮与克洛德》(阿瑟·佩恩,1967)、《猜猜谁来吃晚餐》(斯坦利·克莱默,1967)、《炎热的夜晚》(诺尔曼·朱伊森,1967)、《罗斯玛丽的婴儿》(罗曼·波兰斯基,1968)、《午夜牛郎》(约翰·斯莱辛格,1969)、《2001年遨游太空》(斯坦利·库布里克,1969)、《逍遥骑士》(丹尼斯·霍佩尔,1969)、《陆军野战医院》、《纳什维尔》(罗伯特·奥尔特曼,1969、1970)、《最后一场电影》(波格丹诺维奇,1971)、《浪荡子》(拉菲尔森,1972)、《姐妹情仇》(帕尔玛,1973)、《教父Ⅰ》、《教父Ⅱ》(科波拉,1972、1974)、《飞越疯人院》(米洛斯·福尔曼,1975)、《美国万花筒》(乔治·卢卡斯,1975)、《大白鲨》(斯皮尔伯格,1976)、《出租汽车司机》(马丁·斯科西斯,1976)、《安妮·霍尔》(伍迪·艾伦,1977)、《猎鹿人》(迈克尔·西米诺,1978)、《克莱默夫妇》(罗伯特·本顿,1979)等。这些形态各异的作品以完全不同于经典好莱坞的影像风格和清新气息,在艺术创造、社会反响和票房收益三个层面赢得广泛的注目。而80年代之后,罗伯特·杰米基斯、詹姆斯·布鲁克斯、布鲁斯·贝尔斯福特、罗伦斯·凯斯丹、朗·霍华德、蒂姆·伯顿、詹姆斯·卡梅伦、约翰·修斯、巴里·莱文森、奥立佛·斯通、罗伯特·雷德福、芭芭拉·史翠珊等一批导演则是新好莱坞导演群体的新生力量。
从总体上看,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和新好莱坞导演群体既有“新浪潮”作者电影、青年电影个性张扬追求艺术理想的一面,又体现出十分浓郁的美国文化特色,与欧洲艺术电影(运动)有着全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归宿。早在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兴起的60年代末,新好莱坞导演群体就经历了体制内生存和体制外独行的分化。像斯坦利·库布里克就选择远走英国,拍摄了保持个性和一贯风格的《发条桔子》;而阿瑟·佩恩则重回戏剧舞台;丹尼斯·霍佩尔干脆停止了拍片活动。相反,绝大多数导演在经历了艺术表现与商业规程的内在冲突和电影业界的坎坷沉浮之后,成为新好莱坞商业电影体制内的骨干和中坚。应该说,正是这些新好莱坞导演在个人化的艺术追求与商业化的大众路线之间接续经典好莱坞的丰厚遗产,又以不遗余力的艺术创造造就了新好莱坞的电影神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