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早期电影的发展(2 / 2)
《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继《一个国家的诞生》之后创作的另外一部巨作,这部电影在艺术上达到了令人折服的成就。可以说,这是一部宏篇巨制。他建造了豪华的宫殿和巴比伦城,动用了六万多人,花了近两年的拍摄时间,用去了他从《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但是,这部雄心勃勃的影片上映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观众反应冷淡。格里菲斯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然而,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部影片中,他的平行蒙太奇手法超过了当时观众的理解欣赏能力范围。他把四个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母与法”,交替放置在同一电影时空来表现“排除异己和仁爱之间的斗争”这一主题。在四个插曲交替出现的转化处,都出现了一个母亲在摇晃摇篮的镜头,试图告诉观众各个时代是不断地相继诞生着的。这个镜头也是隐喻蒙太奇的第一次尝试。应该说《党同伐异》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都超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因而被电影学家称作是“光辉的失败”。这部在时间、空间和叙事情节上打破了“三一律”的电影美学的巨作,在当代的评价越来越高,成为“无时代的杰作”。
格里菲斯的成就使电影艺术向独立性方面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他使电影摆脱了平淡的记录和乐队指挥式的拍摄方式,用摄影机的移动、镜头的变化,以及蒙太奇的思维方式,阐释了电影的本质含义,构建了电影的独特叙事方式,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基础。虽然蒙太奇理论直到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那里才告完成,但是格里菲斯不自觉的实践无疑加快了电影蒙太奇思维叙事的进程。
(四) 埃德温·鲍特及其他导演
鲍特最值得一提的电影是他于1904年拍摄的著名影片《火车大劫案》。《火车大劫案》是一部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火车上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电影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切换技巧上有突出的贡献,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这一特性后来直接被格里菲斯所借鉴。影片吸引了许多的观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占据美国银幕达十年之久,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
此外,法国的卡普拉尼以及百代的其他导演也摄制了许多电影,如《戴白手套的人》、《悲惨世界》等。在北欧和意大利等地,同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导演和电影作品,尤其是英国,早期电影事业异常繁荣,是早期世界上影院最多的国家。
经典影片赏析
《一个国家的诞生》
英文片名: The Birth A Nation
编导: 大卫·格里菲斯
摄影: 皮赖·皮采尔
主演: 亨利·沃索尔(饰小上校)莉莲·吉许(饰埃尔西·斯通曼)
梅·马许(饰弗罗拉·卡梅隆)
出品: 美国纪元影片公司
【剧情梗概】
南方庄园主卡梅隆一家原本过着舒适的生活,南北战争开始后,卡梅隆的儿子走上前线,与昔日北方的好友斯通曼兄弟成了敌手。战后,黑人专门从事抢劫、强奸、杀人的勾当,而解放黑人的北方军队和共和党,则是烧、杀、抢、掠的同谋。对于奉行种族主义的三K党,格里菲斯则将他们描写成一支由美国人组成的英勇队伍。卡梅隆的长子领导三K党,对黑人报复。这种立场和格里菲斯本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原来富裕的家庭是因为南北战争而破产的。
《一个国家的诞生》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由弗兰克·伍德和格里菲斯根据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改编为电影剧本。这是一部赞扬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的小说。格里菲斯在电影中赞扬了种族主义立场。影片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两个家庭的命运。
虽然电影中的种族主义立场应该批判,但是作为默片时代的首推代表影片,格里菲斯的这部巨作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可称得上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本片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豪华巨片。此前的电影,长度基本上限于一本胶片,即十分钟左右,而《一个国家的诞生》的长度达到了近三个小时,从而彻底改变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样式和面貌。本片在政治上虽然有些问题,但其艺术成就却不容抹杀。影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场面宏大的史诗格局都令人惊叹不已,使人第一次发现电影这门艺术竟有如此之魅力。
《一个国家的诞生》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蒙太奇语言的叙事方法,把镜头作为最基本的叙事单位,把各自独立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完成某种叙事使命。格里菲斯借鉴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写作手法,运用平行及交叉剪辑的叙事手法,描绘惊心动魄的追逐和“最后营救”场面,为电影独特的叙事奠定了一种基本模式。平行蒙太奇是格里菲斯首创的一种剪辑技巧。在本片中,格里菲斯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巧。他为了造成刺激和悬念而使用交叉剪辑的技巧,使影片在表现动作场面时大大超出了戏剧的表现力。他善于通过平行蒙太奇营造追逐和救援的紧张气氛,如片末本杰明援救艾尔西那场戏,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三K党队伍和黑人的镜头交替出现,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气氛。这种手法日后被称为“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此外,格里菲斯还善于运用景别的变化来进行叙事,以加深观众的印象。《一个国家的诞生》结构严谨,叙事清晰,富于节奏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功能。从格里菲斯开始,电影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本片被认为是电影成为艺术的标志之一。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上映时,全美为之轰动,甚至造成流血伤亡事件。结果,电影票房飙升,赢利上亿美元,上映时间长达15年,观众达到1亿人次。从此,美国电影企业进行了极大的变革,使得好莱坞开始设置规模宏大的豪华巨片。正如萨杜尔所言:“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格里菲斯的电影观念,即宏大的场面、尖锐而富有悬念的冲突、企业经营模式,都成了好莱坞电影的标志和赚钱之道。
《火车大劫案》
英文片名: Great Train Robber
编导: 埃温特·鲍特
片长: 8分钟
影片内容较少,描述一群歹徒抢劫一列火车的经过,共有14场戏。影片从一间铁路电报收发室中展开,透过窗户可见一列火车正在驶过。一群歹徒进入电报室,打伤服务员,抢劫财物后离去。电报员的女儿见状,立刻报警,并跟着骑马抢劫列车的歹徒,警方则自后追赶歹徒。双方在小丛林中展开大火拼。最后以一个歹徒持枪指向观众的特写镜头结束全片,以收“惊吓”之效。
本片在电影技巧方面颇多创新之举,为日后的剧情片发展提供了典范。例如:摄影机突破了舞台剧的框框,不在固定的位置拍摄(摄影机安置于疾驶的火车顶上拍摄歹徒抢劫情形,可见马上的歹徒与火车平行疾走);在画面构图上,不但有深度感,且有强烈的戏剧张力(片末歹徒在小丛林中分赃时,画面上可见一群警员自背景中悄悄向前景的歹徒爬近)。更重要的是,本片在场与场之间的剪接运用蒙太奇技巧,使全片风格显得统一而紧凑,建立起一般剧情片的结构雏形,已具有西部片的特征,在电影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