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浩徐先生信(1 / 2)

加入书签

——给浩徐先生信

2018-04-15 作者: 胡适

——给浩徐先生信

浩徐先生:

今天看见一〇六期的《现代》,读了你的“主客”,忍不住要写几句话寄给你批评。Www.Pinwenba.Com 吧

你说整理国故的一种恶影响是造成一种“非驴非马”的白话文。此话却不尽然。今日的半文半白的白话文,有三种来源。第一是作惯古文的人,改作白话,往往不能脱胎换骨,所以弄成半古半今的文体。梁任公先生的白话文属于这一类;我的白话文有时候也不能免这种现状。缠小了的脚,骨头断了,不容易改成天足,只好塞点棉花,总算是“提倡”大脚的一番苦心,这是大家应该原谅的。

第二是有意夹点古文调子,添点风趣,加点滑稽意味。吴稚晖先生的文章(有时因为前一种原因)有时是有意开玩笑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是故意学日本人作汉文的文体,大概是打趣“《顺天时报》派”的;如他的《小说史》自序。钱玄同先生是这两方面都有一点的:他极赏识吴稚晖的文章,又极赏识鲁迅弟兄,所以他作的文章也往往走上这一条路。

第三是学时髦的不长进的少年。他们本没有什么自觉的主张,又没有文学的感觉,随笔乱写,既可省作文章的功力,又可以借吴老先生做幌子。这种懒鬼,本来不会走上文学的路去,由他们去自生自灭罢。

这三种来源都和整理国故无关。你看是吗?

平心说来,我们这一辈人都是从古文里滚出来的,一二十年的死工夫或二三十年的死工夫究竟还留下一点子鬼影,不容易完全脱胎换骨。即如我自己,必须全副精神贯注在修辞造句上,方才可以作纯粹的白话文;偶一松懈(例如作“述学”的文字,如《章实斋年谱》之类),便成了“非驴非马”的文章了。

大概我们这一辈“半途出身”的作者都不是作纯粹国语文的人。新文学的创造者应该出在我们的儿女的一辈里。他们是“正途出身”的,国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他们大概可以避免我们这一辈人的缺点了。

但是我总想对国内有志作好文章的少年们说两句忠告的话。第一,作文章是要用力气的。第二,在现时的作品里,应该拣选那些用气力作的文章做样子,不可挑那些一时游戏的作品。

其次,你说国故整理的运动总算有功劳,因为国故学者判断旧文化无用的结论可以使少年人一心一意地去寻求新知识与新道德。你这个结论,我也不敢承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