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在上海(1 / 1)
文人在上海
2018-04-15 作者: 薛毅
文人在上海
苏汶
照古今中外的通例,文人莫不善于骂人,当然也最容易被骂于人;到现在,仿佛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连个人的极偶然而且往往不由自主的姓名和籍贯,都似乎也可以构成罪状而被人所讥笑,嘲讽,例如我的朋友高明兄,就因为他的父或兄偶一不慎,赐以这样的嘉名而吃了不少的亏。Www.Pinwenba.Com 吧
推而至于一个人的居留地,因为这多少没有像姓名籍贯那样的偶然,而且往往它的选定也并不是不由肩主的,于是便更可以构成罪状,更“应该”被讥笑,嘲讽。
例如居留在上海的文人便时常被不居留在上海的文人带着某种恶意的称为“海派”。
“海派”这两个字大概最流行于平剧界;平剧界中的海派与正统派之间的纠纷与是非曲直,我因为没有明确的研究,不敢轻议,不过近来北方的戏也在渐渐讲究起布景和做工来了,却是一件事实;虽然这样,“海派戏”却始终是一个恶意的名词。
新文学界中的“海派文人”这个名词,其恶意的程度,大概也不下于在平剧界中所流行的。它的涵意方面极多,大概的讲,是有着爱钱,商业化,以至于作品的低劣,人格的卑下这种种意味。
文人在上海,上海社会的支持生活的困难自然不得不影响到文人,于是在上海的文人,也像其他各种人一样,要钱。再一层,在上海的文人不容易找副业(也许应该说“正业”),不但教授没份,甚至再起码的事情都不容易找,于是在上海的文人更急迫的要钱。这结果自然是多产,迅速的著书,一完稿便急于送出,没有闲暇搁在抽斗里横一遍竖一遍的修改。这种不幸的情形诚然是有,但我不觉得这是可耻的事情。
可是在上海的文人却因为这种不幸而被不在上海的同行特别是北方的同行所嘲笑。
甚至于,有些人确然是居留在上海,在生活的压榨下,却还是很郑重的努力写着一些不想骗人的东西,都还因为居留的地点不对劲而吃人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脱上海气”,这真是叫我无话可说。
固然,话应当分两方面说,生活的重压自然是不能作为出卖灵魂的藉口的。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能对新书市场所要求的低级趣味妥协,投降,我们还是不能被卑劣的journalism所影响,即使写文章不能算是事业而仅是职业,但忠于自己的职业还是必要的。但在另一方面,不问一切情由而用“海派文人”这名词把所有居留在上海的文人一笔抹杀,据我想,也并不是比嘲笑别人的姓名或是籍贯更应该一点。
以上是我们所见到的关于“上海气”这些字眼的涵意及我对于这些涵意的见解。也许有人以为所谓“上海气”也者,仅仅是“都市气”的别称,那么我相信,机械文化的迅速的传布,是不久就会把这种气息带到最讨厌它的人们所居留的地方去的,正像海派的平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正统的平剧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