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1 / 1)

加入书签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2018-04-15 作者: 薛毅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薛理勇

亚细亚大楼坐落在延安东路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Www.Pinwenba.Com 吧它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上海冶金设计院使用,所以也一直叫作“冶金设计院大楼”,而老年人仍习惯把它叫作亚细亚大楼。解放前,它是以经营“壳牌”石油及石油制品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华北总部所在地。以前,大楼的大门柱子上还镶嵌着中文和英文的铜质壳牌标识,令人难以忘怀。

大概在上海开埠之初,英国人霍锦士(James Hogg)和霍海士(Hayes Hogg)兄弟来到了上海。1861年,兄弟俩合伙开了家兄弟公司,英文名为Hogg Brothers,另外取了一个中国化的中文行名——“兆丰洋行”,经营综合贸易。他们把中国的中草药贩运到欧洲,再加工成成药后在欧洲或再运回中国出售,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其中贩运大黄一项就赚了许多钱。

据记载,兆丰洋行最初行址在南京路(今南京东路)上。大概是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与法租界公董局联合重建外洋泾桥时,由于在洋泾浜上筑了堤岸,使河边多出了一些土地,兆丰洋行就购进了洋泾浜外滩的土地,并兴建了兆丰洋行的公司大楼。

到了19世纪末,兆丰洋行的霍氏兄弟均已年迈,而他们的亲属又均在英国,他们便决定放弃在上海的事业,返回英国老家。他们在上海的不动产就相继出卖。约1899年,兆丰洋行在外滩的行址卖给了当时已成为数十家欧美公司在华业务总代理的麦边,麦边便把自己的麦边洋行法兰西外滩1号,搬到了英租界黄浦江外滩1号。

由于麦边在上海特殊的地位,麦边洋行的经营也颇顺利,该洋行迁入英租界外滩后,他就决定将旧房拆除,重建新大楼。麦边大楼始建于1913年,1915年竣工,由英商马海洋行(Moorhead & Halse)业主马矿司(Robert Bradshaw Moorhead)设计,大楼风格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是针对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已走向极端而产生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艺术和建筑中注重古典式(Greco Roman Tonic)的宁静和考古式的精确形式的艺术趣味,盛行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巴洛克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反**时代艺术的新古典主义则希望通过复古或采纳古典主义的形式,重新建立理性和新的秩序。在建筑上,新古典主义较多地吸取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些艺术特征,追求建筑的对称、均衡,反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虚幻和混乱。实际上,在上海的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中,设计师并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设计作品,而必须接受业主出自商业上的要求,在尽可能低的建筑成本下去追求建筑的外观式样,以吸引人们的目光。

麦边大楼占地面积约二亩半,为八层钢筋水泥建筑,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大楼充分利用位于黄浦滩与爱多亚路转角的位置,在转角处设计正门,门框以大小相间的六根复合式立柱作支撑,门楣则以变形的巴洛克涡旋形图案作装饰,造成一种华丽、富贵的气派。以正门为主轴线,东、南两侧形成对称的双主立面,立面设计又以底层,二层,三层至五层,五层以上相分割的方式,使建筑立面自然分割成三种不同形式的横立面。东、南两个立面的大门均设计在立面的中心,在第二个横立面(即三至五层)的中间,设计为圆拱长窗形式,而在第三个立面(即六至七层)的中间,设计为由复合式双柱支撑的内阳台。这种形式是新古典主义常用的手法,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变体。

麦边大楼毕竟是一幢商业建筑,于是,设计师又动用了巴洛克艺术中表现华丽的手法,在大门及部分窗架上,添加了与新古典主义格格不入的巴洛克形式。当然,这倒不是败笔,而是一种新的尝试,上海近现代建筑之美,也许就在这里。

麦边大楼是由麦边洋行兴建的商务办公楼,除部分面积用为洋行行址外,大部分面积对外出租。约1917年,亚细亚火油公司租用了大楼底层及部分楼层作为沪行总机构,并租用了大楼门面安放“亚细亚”公司的标志。由于“亚细亚”是垄断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其知名度大大高于“麦边”,于是该楼不仅被人们叫作“亚细亚大楼”,甚至许多地图和著作中,也将其叫作“亚细亚大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