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义结金兰(1 / 2)
19、义结金兰
2018-04-15 作者: 某某某某某网友
19、义结金兰
第三种说法就是转世轮回说,这种观点认为,生命不断轮回,结束后经过一定程序继而又投身为人,人生的许多际遇并非在世、当世之力,而是前世早就注定的因果。Www.Pinwenba.Com 吧持这种人生态度的,最典型的莫过于佛教。
东汉末期,佛教传入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信仰,由此影响着世人的生命观。佛家认为人生世间一切都是空幻的,生命不过是一个个无尽的轮回,人世是苦海,人生就是在苦海中挣扎,既无“生”的意趣,也没有“生”的价值,故而只有追求正觉,涅盘寂静。
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引起广泛的认同,我觉得和其所主张的轮回转世之说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传统宗教包括以自然崇拜为中心的原始宗教,以上帝天命崇拜为中心的三代秦汉宗教,其都主张生命不灭、轮回之说,这种轮回源于对生命的同情和热爱,但是由此产生了很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和和谐稳定的道德约束力。
洪伯当然不能说出这些话,但是“大道至简”,人世间的一切道理,都是很简明的,道理之间也颇多相通之处。
这番谈话使得卫青第一次审视自己的人生,甚至直面生命这个严肃的话题。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意味着一个人的成熟。洞中柴火充足,食物、饮水丰富,三人一犬热热乎乎的围坐在火堆旁,各色皮毛都是保暖的上佳材料,吃饱喝足了便谈天说地。
卫青产生的思考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但人生观形成尚需时日。还是荀子那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挺直的麻是正直、善良的洪伯,也是才学深厚的公孙弘,同样,荀彘父子、叔伯,哪些隐藏在田间地头的普通农夫、牧人都是让他能笔直伸向天空的麻丛,和诸多的圣贤之书一起,塑造着一个少年未来的摸样。
连着几日天色晴好,积雪融化大半,眼见山路不再泥泞难行,洪伯也打算就此下山。
洪伯:“虽然你离开郑家,但仍需小心为好,眼下这情形,郑家怕是无人愿意去服役戍边,所以谁也说不上郑家会不会到山里来找你,为保险起见,你还是去荀彘庄上住写日子吧?”
卫青:“嗯,我也担心这点,先前有大雪封山,要来找我不易,看如今这天色,想必郑家人很快会有行动。我就依您的话,明日即刻收拾去投奔荀家。”
一旁的荀彘不停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庄里卫青也住了几日,想必他也喜欢吧。”
洪伯:“如此也只能是权宜之策,非长久之计,今后,你又有什么打算呢?读万卷书,尚需行千里路,才能知行合一,你切不可窝在这小小山庄里,荒废了自己啊。”
卫青:“洪伯所言极是,卫青有打算,我想先回侯府,一来探望母亲,二来我也已经长大,看能不能在侯府寻个差事,也算能为母亲分担一点,卫青家中有兄长、姐姐,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母亲养育他们不易,我不能袖手旁观。”
洪伯:“嗯,这样也好,平阳侯府不同于郑家,你去自然能脱颖而出,侯府谋个差事也好,也算是一种历练。但你切记,你虽读书不少,但文字中得来的终究太过浅薄,必须要有实践。你若立志从军,要有所作为,必须知己知彼,匈奴不能只是你耳中得来的,而是你要真真切切接触到的。”
荀彘:“哦,洪伯,那匈奴远在北方长城之外,如何才能如你所说真真切切的触摸得到呢?”
洪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话最早出自《后汉书.班超》用在这里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既然要打匈奴又怎么不越过长城呢?”
卫青:“您说的对,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做到知彼,怕是不仅仅要越过长城,还要深入匈奴腹地才行啊。”
洪伯:“君子应当志向高远,立志远行者,不应受困于脚下的羁绊,但也不能莽撞,贸然行事,要真有一天你去匈奴,须得万事准备周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