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官僚结构——确立标准化的规则与制度(1 / 2)

加入书签

第二节 官僚结构——确立标准化的规则与制度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刘鹏

第二节 官僚结构——确立标准化的规则与制度

随着组织的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进步,简单结构渐趋复杂,正规化成为组织追求的目标。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的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程度。人们总是期望员工以同样的方式投入工作,能够保证稳定一致的产出结果。在高度正规化的组织中,有明确的工作说明书,有繁杂的组织规章制度,对于工作过程有详尽的规定。

而正规化程度较低的工作,相对来说,工作执行者和日程安排就不是那么僵硬,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处理权限就比较宽。

由于个人权限与组织对员工行为的规定成反比,因此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小。工作标准化不仅减少了员工选择工作行为的可能性,而且使员工无需考虑其他行为选择。

走上正规化的组织,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官僚结构。这是一个理想的组织形式,它基于法定权力、逻辑和带来高效有效性的秩序。

官僚结构的特点:通过职务专门化制定制度和规则;以职能部门划分工作任务;实行集权式决策,控制跨度较窄;通过命令链进行经营决策,维持日常运营。

官僚结构型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高效地进行标准化活动操作。

把同类专家配置在同一个职能性部门,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使人事与机器的重复设置降到最低限度,员工也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同事进行兴趣相投的交流。而且,这种结构形式对中低层的管理人员的要求较低,因此可以节约成本。规章制度在组织中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使管理人员处理问题比较容易。实行标准化操作和高度正规化经营,使决策可以集权化。因此,对中、低层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决策、工作经验的要求不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