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学(2 / 2)

加入书签

随着他的解释,下面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前面正襟危坐的学子倒还罢了,后头的夫子们都在私底下议论着,因为这与他们所理解的授课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是在他们的学堂上,学子是不允许讨论和质疑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他的时间本来就不固定,更不可能像普通夫子一样,按时按点地来上课,因此,首批学子,他只准备招收两百人,再多就是误人子弟了。

在他的计划里,这批人和后面的夫子一样,都是未来的种子,他们才是将来的授业者,如果天资不够跟不上的,还能转到别的方向去,比如说,某些设备的操作员。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尝试,就是男女同堂,眼下在琼州,女子,哪怕是未出阁的女子,在外头抛头露面,都渐渐为社会所接受,这是情势所迫,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个劳力,没有哪个百姓算不出这个帐,况且,就是平日里在家乡,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有一天呆在家中的。

到了这里,官府强制不分男女,都要进学,如此一来,便是将官宦人家的儿女也扫了进去,风气便被慢慢地扭转了,今天更进了一步,男女同处一堂,虽然还是各坐一边,但也算是开了先河,要知道这里头可不是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几乎全都是成年人,最小的也有十三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等下面的人议论了一会儿,刘禹也准备好了进一步的发言,依然像是闲聊一样,很随意地站在台上。

“咱们今天来说说‘读书人’,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你们,包括我都是这样的人,读书,明理,这是你们的授业恩师教的,在咱们大宋啊,读书人是一个很尊贵的称呼,它意味着,身份、地位、权势、财富。”

刘禹想了想,没有把‘美色’两个字说出来,不过看下面人的反应,显然都已经心照不宣了。

“我朝以读书为贵,万般皆下品嘛,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出仕帝王家,心怀天下,这些都没错,但它不是全部,你们在跑步的时候,喊出了为‘民族’为‘国家’,这与之前又有什么不同?”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这个不同便是,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

“当下,大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鞑子的入侵,诸子百家包括兵学,那么多的高人贤者博学之辈,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就是不能,大伙都知道,鞑子步步紧逼,咱们连京师都丢了,数百万人,不得不逃到这个小岛上,才有了一丝喘息之机,那么为什么,传承千年的国学,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是先贤没有碰上夷狄吗?显然不是,是咱们兵甲不齐武备不修吗?不是,是咱们的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吗?我认为也不是。”

“圣人之言,敌不过蛮夷铁蹄,因为他不同你讲道理,他们信奉的,是实力,以大欺小,以强欺弱,这是草原、丛林的法则,却不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法则。”

“所以,咱们的国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新学可不可以呢?”

刘禹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法,让下面听课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亮晶晶地,一眨不眨地看着这个权倾一路的年青人,侃侃而谈的身姿。

“看看你们的外头,试问有哪一个先贤大儒,敢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解决数百万人的吃饭、穿衣、作工问题?”

他将手一挥,带着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朗声说道:“新学,是强国之学,掌握了它,你们就将掌握制胜之法,文明对上野蛮,历史也许会作出选择,但你们才是这个选择的决定者。”

“未来,就在手上。”

他的手握成了一个拳,在空中停住,传递出来的,是无与伦比的自信,课堂上静得落针可闻,而当所有人意识到,他的讲话结束时,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前排的学子们,他们用学堂上学到的法子,给这个讲话,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啪、啪”

掌声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疏到紧密,最后汇成了一片,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所有的人都用双手互拍,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眼中射出炽热的光芒。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有理想,会产生出火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