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边境歼敌(1 / 2)

加入书签

江界是朝鲜慈江道的首府,与集安之间早就有商贸往来,奉军越过鸭绿江之后,张贺年率领着第一师,猛扑向江界。

沿途都是日本人的溃兵,别看平时日本人非常凶残顽强,但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攻击,他们完全都被打懵了。日本人是服从性非常强的民族,甚至都到了变态的地步。可是这也有一个问题,由于日本的上层都难以接受鸭绿江被突破的现实,暂时全都陷入了慌乱之中,根本拿不出什么策略,底下人就更糊涂了。

日本人只能疯狂的逃跑,奉军兜着屁股就杀了过来,枪声不断的响起,一个个日本兵倒在了地上,被打成了筛子。

就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张贺年率领部下终于冲到了江界。这里也是日本前线溃兵的一个集中点,城中足有两千多名日本军人在死守。

这点人对于第一师无非就是一碟小菜,张贺年集中了十二门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对江界展开了猛轰。朝鲜人的城墙没法和中国的城墙相比,刚轰了几炮,就成片成片的坍塌。奉军随即涌入了城中,对残存的日本兵展开了一场屠杀。

面对士气高昂,火力强劲,而又经验丰富的对手,日本人也变成了被屠宰的羔羊,战斗到了半夜,除了少量图为逃走的,第一师击毙了一千多名日本兵,还俘虏了四五百人,这也算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俘虏。

赢得了开门红,中线军团上下也是倍受鼓舞,大队的士兵也快速通过浮桥,踏上朝鲜的土地。张廷枢的坦克师也不例外,一辆辆轰鸣的巨兽。轻松冲过了鸭绿江,准备大显身手,姜登选和孙安虎亲自向奉天发报,将情况汇报给了张廷兰,并且请求下一步的指示。

“报告大帅,我军已经成功渡过鸭绿江,目前已经突入朝鲜纵深二十公里,有超过一万七千名士兵进入朝鲜境内,渡江作战的初期目标完全达到了!”

荣臻兴奋的向张廷兰报告着情况,由于在进军西北过程中。表现很突出,荣臻的才华得到了奉军高层的肯定,被调入了参谋部,这次制定对日作战计划,荣臻就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张廷兰听到了他的报告。也是露出了喜色:“没想到动作能这么快,真是出乎预料。伤亡情况如何?”

“报告大帅。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一师损失不到三百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这次战役行动突然,日本人根本没有防备,他们只有一个大队的守军,被我们轻松击溃。”

“荣臻,你觉得日本人为什么会对鸭绿江防线如此疏忽呢?”

“报告大帅。我认为这是他们骄纵狂妄引起的。”荣臻毫不迟疑的说道:“他们自恃强大,认为只有日本攻击中国的份儿,而我们却没有胆量还击。可是我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才能取得眼前的胜利。”

张廷兰笑道:“说的很不错。只是我们现在只是占据了优势,还没有真正胜利。你去给孙安虎他们发电报,不要在乎土地的得失,而要着眼消灭日本的有生力量,真正打疼,打残日本。争取再消灭一两个师团,彻底动摇日本人在朝鲜的统治秩序。”

荣臻听到了张廷兰的命令,顿时就清楚了大帅的打算,出兵朝鲜是为了把战火烧到外线,迫使日本走到谈桌前,而不是抢占土地。只有消灭更多的日本人,让日本人清楚打下去也没有希望,这样才能达成目标。

张廷兰的指令下达非常及时,前线的众人商讨之后,马上确定了下一步的作战方略,几个主力师,加上骑兵部队,呈现一个扇子面形,向四周辐射,如果遇到坚固的据点,就立刻绕行,不要求强攻,争取将日本驻军分割开,然后再寻机歼灭。

对于这个作战计划,最满意的就是张廷枢,切割包抄正是装甲师的强项,因此当坦克运到了朝鲜之后,张廷枢就急吼吼的准备出发。

这时候杨宇霆主动找到了他:“蔚久,朝鲜多山脉丘陵,装甲部队要想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就要注意地形,我建议你们要尽快南下,攻占龟城,定州一线,切断平壤和新义州之间的联系,争取围歼第二十师团。”

杨宇霆所说的方向,正是北朝鲜相对平坦的南部地区,这里也是北朝鲜工业最发达,日本驻军和投资最多的地区。张廷枢对于朝鲜的地图,也早就烂熟于心了,的确杨宇霆指出的方向,正是北朝鲜唯一适合大规模使用坦克的地区。

“参谋长,你这眼光可真够毒的,放心吧,我一定让小鬼子好看!”张廷枢信誓旦旦的说道。

杨宇霆又让吴凯杰率领着骑兵跟着张廷枢一同行动,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快速突击群,从北向南就插了下来。

另外姜登选率领着第三师和第十五师从江界出发,直扑新浦。所谓新浦是朝鲜半岛北侧靠近日本海的一处重镇,这里有铁路通过,能够直达汉城。

奉军摆开了攻击战阵,部队快速向着纵深发展,一个接着一个的重镇落到了奉军的手上,日本人顿时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万分,却又没有办法挽回局面。

他们在朝鲜半岛的布置有点像一个哑铃,在北边是第十九师团,正在中俄朝边境和奉军大打出手。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南边的新义州,第二十师团的主力就放在了这里。

至于中间的广阔区域,日本人投放的兵力少的可怜,根本没法阻挡奉军,眼看着奉军像是洪水一样,任何敢阻挡的,都会被无情的摧毁。

朝鲜现任总督是海军大将斋藤实,当他得到奉军突破鸭绿江,向朝鲜半岛发动攻击的消息之后,他立刻就被吓傻了。老东西根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了过来。也由不得他不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