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钵满盆满(1 / 2)

加入书签

周学熙一听到张廷兰提起了长芦盐场,顿时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老头子脸被呛得通红,半天老头子才恢复了正常。

“拙言,盐虽然是暴利,但是我劝你千万不要插手,那里面千头万绪,就是个烂泥潭,搞不好会把你都陷进去。”

周学熙只当张廷兰年轻,只见到了利,而没有见到害,因此才苦口婆心的说道:“民国的盐政沿袭满清的制度,满清的盐政就已经弊端丛生,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可是民国以来,几次想改都因为阻力太大而放弃了。另外袁宫保弄了一个善后大借款,就是用盐税抵押的,再加上庚子赔款等等也都是用盐税抵押,因此洋人又设立了不少审查的结构,你要想动盐场,就要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那可是个马蜂窝啊!”

周学熙说的一点都不错,由于食盐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利益,历朝历代在盐政上面,都是反复博弈。

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出现了盐商集团,他们利用上百年积累的巨额财富,买通官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而这些盐商在明清之交,又集体投靠了满清鞑子,靠着满清的庇护,继续维持漏洞百出的盐政。

经过数百年的积累,食盐已经成了盐商,官僚,江湖帮派,各级政府牟利的最重要工具,里面的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特别是清末之后。洋人的加入又让本就十分混乱的盐政,增加了一重麻烦。因此北洋几度想改革,都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周学熙深知其中的问题,因此才不想让张廷兰染指盐政。

但是张廷兰的心里头却有自己的算盘,食盐里头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目前民国一年的盐税总数超过了七千万,而且很快就会超过八千万,所占的比重仅次于田赋。而这仅是政府收上来的而已。其他的盐商分润更加惊人,整个产业的利润保守估计,也会在五个亿以上。

长芦盐场是中国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只要控制了长芦盐场,一年拿到两三千万的利润根本不成问题,绝对是非常稳定的一个财源。

另外食盐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全都饱受食盐的折磨,由于层层盘剥,食盐的价格居高不下,普通的百姓手中的余财基本要用来买盐,无力购买其他的商品。

而且张廷兰也观察过那些普通人吃的盐,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泥土草末。只有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左右是粗劣的大粒盐,这玩意有多脏就不用说了,可是老百姓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忍受。

拿到盐场。不只能拿到巨额的利润,而且还能让天下的百姓受益。这也是争取民心的手段之一,因此盐业是张廷兰不能不染指的东西。

“周公,盐政的问题我十分清楚,但是这个麻烦不能回避,早晚都要解决,东三省在大量移民,五至十年之内,东三省的百姓数量就会超过三千万,如果不把食盐解决了,又怎么让老百姓支持我们,而且由于食盐的弊政,流失了多少税源,要是能把其中的利润挽回一两成,就是好几千万,至少能建十座钢铁厂,东三省要想发展,食盐的问题必须解决。”

周学熙虽然和张廷兰接触不久,但是也知道他言出必行,既然准备对盐业下手,那就绝对不能更改,不过周学熙还是出于对张廷兰的关心,提醒道:“拙言,你要想动盐政,也必须循序渐进,直接向老段要盐场,他也没法决定,我劝你必须拿出一整套的行动方案。”

张廷兰也点点头:“您老见多识广,我正有关于盐政的一点想法,想和您请教。”

“谈不上请教,我当初也参与过盐政的管理,知道一二,咱们可以参详一下。”

“我已经想过了,最初对盐政下手,一定不能得罪过多,要选择一个最小的切入口。我打算首先承包盐税,也就是说要保证交给北洋的盐税数额不变,用于归还贷款赔款的部分不变,这样北洋和列强就不会干涉了。然后把改革的刀子砍向那些盐商的身上,正好这一次我清查八旗王公财产的时候,发现不少八旗贵胄和盐商有所往来,甚至里面又有满清王公的股份,可以借助追查复辟党羽的名义,把他们一举拿下!”

张廷兰做事往往会提出一个非常大的构想,几乎都会超出这个时代人的承受能力,收复中东路如此,搞移民如此,道路建设也是如此。但是真正到了行动的时候,张廷兰则会把庞大的目标拆成很多的步骤。

一步一步来,阻力就会变得小了很多,这次张廷兰准备染指盐政,并没有立刻损害所有人的利益,而是保证了列强和北洋的收入,专心对付盐商,而这些盐商由于和八旗王公有联系,等于是有把柄攥在了张廷兰的手上,也可以压制他们的气焰。

这么一分析,周学熙突然发现似乎张廷兰不是在做梦了,这件事情的确有门。

“拙言,盐商也分成很多种,有手握盐引,拥有特权的大商人,有负责运输的商人,还有销售的商人,你准备怎么打破他们的利益链条呢?”

“明清以来的盐政弊端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销售。明清都有盐引制度,简单的说,就是给予某些大商人经验食盐的特权,他们靠着盐引到盐场去提取食盐,然后在贩运到指定的区域销售。在这个过程中,食盐质量没有办法保证,而且由于特权经营,层层盘剥,价格居高不下。”

周学熙点点头:“拙言说的没错。不只如此,盐商还会买通官员超发盐引。还有大量的私盐存在,种种问题纠葛到了一起,错综复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