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夺主动(1 / 2)
日军的第一批增援力量在九月二十四日到达,全部是补充给作战部队的兵员。
按照日军的计划,第一支新增部队要到十月上旬才能到达东港,在此之前,将向前线部队补充大约十万官兵,以恢复各部队的作战能力。与兵员一同到达的,还有补充给各作战部队的主战装备。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的要求。
对帕特里奇来说,发起新一轮进攻的主要力量不是新增部队,而是前线作战部队。只有让那些已经尝到战火滋味的日军恢复战斗力,才能尽快发起进攻。新增部队也就只能用在后方保卫后勤补给线,很难在前线发挥作用。
不管怎么说,日军按照计划派遣了增援力量。
相对而言,影响最大的还是日军的编制体系。
在此之前,日军一直采用以往的编制,即简小精悍。与美军相比,日军师团的规模小得多。普通师团的兵力一般在一万人以下。即便是主力师团,比如第七师,作战满员编制也只有一万多人。与之相比,美军主力师的规模大得多,第二骑兵师有近两万人,第二机步师的满员编制超过了两万,即便是战斗力稍差的第七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也有一万四千多人,相当于两个日军师团。
较小的编制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中国战场。
一直以来,在和平宪法的约束下,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任务就是“专职防御”,以守卫本土安全为唯一任务。冷战期间,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日本一直将主要师团部署在北海道地区,对抗随时有可能登陆北海道的苏军。因为国土面积狭小,所以日本陆上自卫队一直采用简小精悍的编制体系。
从本土防卫的角度出发,日军的这一编制体系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到了中国战场上,在广阔的战场上作战,特别是在必须自行保护后勤补给线的情况下,过于简小的编制使得日军的作战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了部队的作战行动。在绝大部分时候,一个日军师团最多只能执行相当于一个美军师三分之一的作战任务,而其编制规模却相当于美军师的一半。
比如在彰武会战中,攻打康平的日军就因为师团编制规模较小,各师团之间的防御间隙太多,让中**队获得了穿插分割的机会,最终导致日军惨败。如果日军师团的编制规模与美军相当,每个师团的防御范围扩大一倍以上,中**队的穿插机会就小得多,彰武会战的结果就将改写。
在接下来的阜锦会战中,日军师团编制规模过小的问题照样暴露无遗。受此影响,在这场几乎决定了东北战略局面的战斗中,日军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如果日军能够表现得在好一点,恐怕以白石水库为中心的突出部就不会存在了。
事实上,日军也发现了这些问题。
阜锦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就着说调整部队编制。因为战争还在进行,加上大批作战部队分散部署在后方守卫补给线与军事要地,所以日军只对编制体系做了有限调整,即为每个主力师团增强一个二线师团,合并两个师团的指挥机构。
显然,这种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崎遭到战略打击,日本当局决定全面参战之后,日军才扩大了改编范围,主要就是完成基层部队的整编工作,将二线师团的作战部队编入主力师团,以加强的方式,增强主力师团的作战能力。
事实上,这就是在向美军的编制体系看齐。
让日本当局这么做的原因还有一个,即日军开始全面接受各类美制主战武器装备。
虽然日本拥有非常发达的军事工业,能够生产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与火箭炮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而且日本在04式主战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04b型主战坦克的性能不比美军的差,其他武器也与美军相当,但是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仍然远远比不上美国,加上囤积的战略资源非常有限,所以日本仍然得依靠美国的军事工业,从美国获取足够的主战装备。
按照美国的承诺,美国当局不但为日本提供了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生产权,还将帮助日本生产主战装备。
既然用了美军的装备,也就只能用美军的编制才能发挥出这些装备的战斗力。
可以说,日本在模仿与学习美国的时候,确实做得很彻底。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显然是天大的好事。
因为编制指挥体系上的差别,使得美日联军在协同作战的时候一直存在问题。很多时候帕特里奇不得不让美军单独行动,从而使日军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随着两军在编制与指挥体系上逐渐趋同,美日联军协同作战,特别是在大规模会战中的合作能力大大提升,也就解放了美军,让日军能够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
更重要的是,因为日军还不是很熟悉新的编制与指挥体系,所以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必须倚重美军。
也就是说,美军掌握了美日联军的指挥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