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南京云锦(2 / 2)

加入书签

“我是张省长的秘书,肖建国。”

“肖秘书您好。”

子慕和肖建国打过招呼后,就坐着他的车直接来到跑了省政府张建民的办公室。

“小慕,最近闲了。”

“哪里,我是路过南京,就想着过来看看你,看你适应不适应这里的工作?”

“呵呵,看来你还真关心你老哥。”

“那当然,老哥必定是老哥吗。”

两人扯了一会儿闲篇,子慕才把他路过南京,想到南京云锦研究所看看有没有合作可能的想法和张建民说了。

“小慕,如果合作你在准备投多少钱?”

“需要多少投多少,直到将云锦的机制工艺研究出来为止。”

“那你,就得投海量的资金了。”

“张哥,也不一定,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别人也许需要好多钱,我们可能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你就吹吧。”

不过,搞这个子慕心里是有数的,有张彬做卯榫加工机器的先例,子慕还真是信心十足。

“张哥,你不信没关系,但是,如果成功了,给你苏省又可以缔造一个百亿级企业,而且,可以带动你们云锦产业的快速发展。”

“那看来我的陪你去南京云锦研究所看看了?”

“不用,让肖秘书陪我就行了,关键时候你再出马。”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

“晚上哪儿也别去,回家吃饭。”

“好的,我知道了。”

第二天,子慕在肖秘书的陪同下参观了南京云锦技术研究所,研究所杜所长陪同子慕他们参观了云锦研究所。

研究所专门建造了一个四层展厅展示云锦生产过程。

一层是云锦生产工艺展示大厅,有13台多品种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生产展示。

二层是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云锦妆花各类花色品种的展示。

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

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既有匹料,又有衣冠等实物。

三层是中华织锦村,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织锦绣机器具和实物,以及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

四层为云锦及少数民族服饰展览,有模特展示云锦现代服饰。

杜所长给子慕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史。

建所初期,工作的重点在搜集整理云锦文样画稿,总结归纳云锦创作艺术规律,培训艺徒,抢救濒临失传的工艺绝技。

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图案集《南京云锦》和黑白图案集《南京云锦》,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开发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用锦\"雨花锦\"等。

同时,征集购买了相当一批云锦匹料、块样、实物资料,为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发展成了“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实验中心”,成立了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的织锦专业委员会,云锦所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和学会所在地,在所内筹建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成为了全国织锦行业中心。

并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成为了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实验基地。

最后,杜所长说。

“云锦的优势主要在于手工织造的传统产品品种和丰富的传统图案,它的织造工艺无人能及。

许多失传已久的云锦技艺、品种、图案,虽然被我们已经恢复。但是,因袭照搬传统产品、

传统题材来代替继承,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复制上,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一直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将南京云锦独特文化积淀精髓和传统工艺技术、文化科技内涵发扬光大,效果还不是十分彰显。”

“杜所长,你你认为制约云锦发展的瓶颈在什么地方?”

“李总,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织造云锦的操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很高。

织制云锦需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

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

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

在它的织面上就有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根线上穿梭。

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