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党争第一波(1 / 2)

加入书签

傅山此言说得正是这两个月以来朝中激烈的党争。

到如今,当初的以马士英为首的拥福派和东林党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事情发端于史可法北上督师,史宪之在崇祯年间其实也不算是声望卓著之人,在东林中也算不得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军事才华还是政才,其实都比不上东林的几个党魁溃。如今之所以成为东林领袖,那是因为他是南京兵部尚书。

在以前,南京虽然和北京一样设置了一整套中央机关,可无职无权,就一纯粹的养老机构,南京一任军政事都掌握在兵部尚书史可法和留守太监卢九德手中。

正因为这个职位实在太重要了,所以,百官南渡之后,史可法就摇身一变成为百官之首。后来有成为弘光朝的内阁首辅。

毕竟执掌握南京军政多年,若有他在南京坐镇,又是内阁元首,拥福派众人行事就要顾虑许多。

大约也是意识到着一点,马士英拿着史可法当初写给自己的私信去见弘光皇帝。

弘光暴怒,第二日就命史可法北上督师,将之赶出了朝廷。

史可法一走,拥福派立即寻找机会准备发动。

机会很快就来了,不久,吏部尚书张慎言上折子说:“北来诸臣虽屈膝腼颜,事或胁从,情非委顺。如能自拔南来,酌定用之之法。”

意思是说,当初北京陷落的时候,很多文官都落到李自成之手,逼不得以投降保命。如果他们真的有心南来,朝廷当不问过往,依旧重用。

老张这道折子其实还是有点私心的,毕竟当年崇祯朝的文官们大多是东林之人。如今他们因为有投降李闯这件脏事,被南明小朝廷除了官籍,没个着落。

但毕竟是东林一脉,很多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如果能够恢复他们的官籍,引进弘光新朝,也可壮大东林势力。

当即,张慎言就向弘光举荐吴甡。

吴甡可是个厉害角色,他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当了几十年官,从一个小小的知县干起,直到陕西巡抚、山西巡抚、河南巡抚,简直就是历任封疆。在崇祯十五年的还是还做过一任东阁大学士,在内阁任次辅。

弘光帝同意,传旨召见吴甡,赦其罪。

这下就捅了拥福派的马蜂窝。这个吴甡可不是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这样的书生。他的职位又高,如果入朝,内阁中说不好会有他一个位置。

对上这种狠角色,拥福派人人心中犯怵,决定不惜一切,阻挠。

十月二十三日早朝毕,众朝臣刚欲散朝,诚意伯刘孔昭突然带着一众勋臣站了出来,大呼道:“大小九卿科道暂且勿走,朝***了奸臣,危及国家社稷,必须赶快铲除。”

他是马士英手下的一门大炮,战斗力暴表。

群臣正不知所云,刘孔昭突然指着左班大臣张慎言道:“此人就是张慎言。”

群臣更加惊讶。刘孔昭接着便指着张慎言大骂道:“雪耻除凶,防江防河,举朝臣子全副精神宜注于此。乃今日讲推官,明日讲升官。排忽武臣,专选文臣,结党行私。所荐吴甡、郑三俊,有悖成宪,真奸臣也。”叱咤声彻御座。

张慎言知道这个刘孔诏是个大炮,你越理他他越来劲,索性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置之不理。

东林当人给事中罗万象跳出来:“张慎言生平具在,事出草创,或有不明,不可谓有私也。吴甡素有清望,安得指为奸邪?”

大学士高弘图厉声说道:“冢臣自有本末,何遽殿争?”

弘光帝先愣了半晌,闻言这才回过神来,道:“文武各官宜和衷,且勿偏激。”

谁知刘孔昭忽从袖中取出小刀,杀向张慎言道:“杀此老奸!”

张慎言忙于人丛中辗转相避。刘孔昭紧追不舍,一时班行大乱。

太监韩赞周从殿上大声叱之道:“从古无此朝仪。不可无礼!”

刘孔昭这才收刀,伏地痛哭道:“张慎言举用文吏,不及武臣。”

御史王孙蕃等早已忍耐不住,上前弹劾道:“先帝裁文操江、归武操江,亦未见作何事业;且吏部职司用人,除推官、升官外,别无职掌。奈何廷辱冢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