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三)(1 / 2)

加入书签

攻防战进行了大半天,突厥人长于野战,无论攻城,或者守城,皆不是他们的所长。

城下面攻得很笨拙,城上面守得同样笨拙。若不是城中还有数千唐军,朔州城早就被攻破了。但不能说没有作用,人多力量大,只要心拧在一起,多了这些突厥人守城,只会起帮助作用。

天色渐渐黄昏。

到了二月尾声,塞外还有些寒冷。不过不再是一月以前那种风刀霜剑,稍稍变得清冷。突厥人吹响了撤军的号角。

一天攻战下来,双方都死了许多士兵。

默啜有些恼怒,正好看到了孔正方,愠色地问道:“孔君,为什么你的计谋又失效了?”

大半天就在思考这个答案。

孔正方从容答道:“不是计策失效,是城中有了高人指点,大汗,你想一想昨天城上的士气如何,今天呢?”

骨咄录不是不讲理的人,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是如此,心中后悔,昨天就应当攻城,不能拖到今天。又问道:“那么孔先生有何妙策?”

也没有当真,问一问罢了,有更好,没有拉倒。

孔正方答道:“问题也不要紧,朔州城小,守城的士兵不是很多,道真有城墙之险,所以嘴硬,一旦攻破朔州城,他就乖乖替大汗效劳了。”

“那有那么好攻破的?”骨咄录没好气的说道。攻城战比野战更讨厌,往往城坚墙固,守城的将领会指挥,军心齐整,仅几千人,自己十几万大军就拿它无辄。况且唐朝军队就要快到了。

孔正方本来就不懂,于是茫然地说道:“大汗,我初来北地,对情况不了解,甚至你们打听来的情报,我都不得知,又能有什么主意?”

“好,你跟我来。”带到大帐。

最简单的情报,突厥人还是要打探一下的,不过是突厥文字写的,也不是斥候自己写的,突厥文字十分复杂,创造出来已经有了两百多年时间,可认识的人很少。这是骨咄录派人将斥候带来的消息,用文字整理出来的。唐朝也是这么做,毕竟这时候,包括唐朝同样会识字写字的人很少。孔正方不认识,骨咄录派了一个人读给他听。

吩咐完了,离开了这里,去找手下商议明天攻城的计划。

孔正方一条条的听,其实他想从消息里找出一个方法替骨咄录效劳是假的,而是看看,通过这些消息,能不能找出一个逃出去的方法。

听了一会儿,又听到斥候带回来的云州、蔚州、朔州、忻州、石州、岚州与并州官员将领的名单,消息十分粗陋,除了一些有名的将领或者大臣,略略有些情报外,其他的只剩下一份名单。

然而孔正方眼睛亮了起来,找到了骨咄录,说道:“大汗,我想到一个方法,也许对大汗有用。”

“是何妙策?”

“并州司马屈平是在下的同乡,也是好朋友,此人本来是深州长史,因为忠于我们唐朝皇帝,被排挤到并州担任了司马。他一直对诸武十分不满,若让在下前去相劝,说服此人,协助在下,此时并州兵力并不多,到时候大汗派一支奇兵,里应外合,夺下并州。武氏的军队必败,那么大汗可以兵指东都,替我朝铲除诸武了。”

你小子怎么还想着让我军队攻打洛阳?

不过大凡这些人,身上总归腐气很重,以前在唐朝时,骨录咄也碰到过不少类似的人物。没有计较,可是他真若成功,攻入并州,那么这一行收获就大了。骨咄录陷入沉思。

孔正方不知道他心里面想什么,能不能逃出去,在此一举了,又诚恳地说道:“大汗,请对在下放心。在下与青海诸将发生龌龊,已无容身之地。前年又得罪了武承嗣,国内同样不能安身。况且在下虽来到你的牙帐投于大汗,离中原遥远,中原人一时半会不知道消息,然而时间一长,必然知道此事。若是知道我唆使大汗率兵复唐除武的,朝廷会不会放过我?”

骨咄录倒不是不放心他。

而是认为他这一行成功机会很缈茫,不如将他留下来。他是唐朝那个生死不明的皇帝死忠大臣,一旦将他到了关健时候,举出来,会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见骨咄录在沉吟,孔正方又说道:“大汗,况且并州城中有巨大的财富,一旦得到这些财富后,足以能弥补这一战贵部的损耗。”

骨咄录终于有些心动,唐朝的特大城市无非就那么几个,长安洛阳,成都扬州,太原荆州,苏杭汴魏。沉吟了好久,最后同意。

这一夜,孔正方趴在地铺上,想着心事。

骨咄录是同意了,然而派了几个侍卫跟随,美其名曰暗中保护。但自己呢,根本就不认识屈平,老乡都是真的,此人十几年前高中进士,被乡里传为美谈。自己认识他,他不认识自己。至于屈平对皇帝的态度更无从得知,天知道他是怎么从深州长史变成了并州司马的。一旦潜入并州城,自己的谎言必然会被骨咄录的跟随识破。

怎么将这几个侍卫甩开?

想了一夜没有想出好办法,第二天攻城战又开始了,一行人乔扮打装了一下,离开了战场,向南潜行。

几天后来到太原城,此时李孝逸的军队也快到了并州。但是孔正方真要有能力说服屈平,屈平又有能力打开太原某个城门,他的说法还能实现的。毕竟岚州城虽然守下来,城外在默啜的掳掠下,已经整个糜烂。轻骑可以避开雁门关,从岚州绕道进入太原。

这一点也让孔正方不大开心,不知道皇帝用的什么计策,但若不是让自己蛊惑骨咄录,会不会引寇入境,这些百姓会不会遭受到炭涂之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