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战争决心(1 / 2)

加入书签

在张汉卿支持下的亲华人士高举在朝鲜恢复中国宗主国地位之后,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曾几何时,他们还想通过一场胜利来迫使中国退出朝鲜半岛,当然,重霸关东州的美梦没有再做,这已不现实。

如果不能在朝鲜有一场大胜,以人民党及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和朝鲜传统上依附中国的惯性,它加入中国成为一个省并非不可能。对中国来说,朝鲜太重要了,对日本亦如此。可以说,只要朝鲜一日在中国手里,日本的“北上”计划就不能实行。

所以日本绝不甘心。日据朝鲜虽然在完全意义上讲是一种殖民,但对于南北朝鲜,日本的作法是不尽相同的。北部资源丰富,所以北部朝鲜被日本政|府作为重工业基地建设,虽然多为矿藏开发的配套设施,毕竟下了血本;

对比南部朝鲜则以农业为主,于工业发展获益不多。中日之仗,不仅使中国获得了工业强劲的南满地区,也使日本失去了多年经营的资源地,大输特亏。

这也是南次郎集中了日本最精锐的部队及最强劲的支援,要与中国朝鲜军一决胜负的原因。按照其国内的经济情况,目前已经有了萧条的苗头,如果三个月内不能战而胜之,光拖,就可能使日本经济陷入深渊。

这也是张汉卿等人决定以防御代替进攻,把握战略主动权的原因。此外,朝鲜的冬季就要到了,提前挖好战壕,相当于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筑了巢,总好过于冰天雪地时露宿在旷野吧?

双方紧张地搜集情报,鼓舞士气,为进攻和防守做各种准备。大战来临,前线却难得地一片安祥。

若从空中看去,就可以看到中国一面漫长的阵地上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场面:壕沟蛛网化、炮兵阵地很多都修筑了混凝土工事、机枪阵地犬牙交错、步兵掩体与密密的铁丝网一眼望不到边。若是再往后看,十公里外是中国的装甲部队和远程重炮,随时可以给前线以支援。

中国的防御阵型,可用铁桶来形容。

日本朝司决定选择原州为突破点。一是它正好位于中部朝鲜的中间,以此突破后可以方便地以重兵集团向东西任一方面进行压制性地攻击。他西边不远是汉江,东边不远是连绵的山地,两翼的人民军救援也不易。此外,城南是第二攻击点。

当然,为了造成攻击的突然性,日本陆军和海军在11月15日在江华湾的安养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一次佯攻。

一个陆军联队和一个海军陆战大队及十艘以上的军舰参与了这次进攻。知道人民军在仁川港修建有岸基炮台,战列舰伊势号、扶桑号都远远地对这个炮台进行舰炮火力压制,其它的军舰都在外海向人民军阵地发炮。

由于都是最大射程的炮击,精度与结果可知。但日军并不以为意,他们要的只是吸引人民军的目光。如果能够调动一部分兵力在这里,第1方面军主力突破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炮声隆隆,几十里外都能听到。

这里是王永盛37军的111师332团的防地。战前,朝司特别发布了政治动员和作战命令,能否坚守成功就意味着朝鲜战争的最终胜利与否。

此战决定朝鲜半岛未来之走势,是中国能否争取到十年以上经济发展时间的十字路口,也是中国能否摆脱几十年来被列强欺凌历史的转折点,因此任何部队不得有任何理由丢失任何一块阵地。

预料到日军的火力将会增强许多,按照日军传统的“一炸二轰三攻击”的进攻作战方式,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在第一轮中无畏的损失,各军各师在前线只预留有限的人马,而在后方安排了大量的预备队,以保证随时有部队进行反冲击,达到固守阵地的目的。

所以,尽管日军战列舰上的舰炮口径有356MM之巨,每弹也都产生了方圆数百米的大震动,但最终能够打中阵地的数量不多,造成的伤亡也极小。由此看出,人民军修筑的岸炮阵地对其军舰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因为汉江以南都划为军事区,在宽度达十几公里的区域内几乎没有军事人员以外的人进出,所以日军对人民军的布防很难摸清状况,对于人民军的调动情况绝大多数时只能靠望远镜,偶尔有几架侦察机冒险前去侦察,却只见泰山,不见树叶。

这年代的侦察机性能也不是太好,也不敢低飞,因为陆军完全可以凭借一支步枪就把它打下来。要是那样,人民军在朝鲜的地面上可就创造出“步枪打飞机”的奇迹来,后世朝鲜金家开国领袖的光辉可就被遮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