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张长林(1 / 2)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出自《资本论》871页。
当一个地方出现源源不断的利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疯似的向那边涌去。
有如当年掀起的淘金之潮,明知道有危险,但是还是有人前仆后继的往上面扑。
药品的利润是这个样子,而药品刚刚诞生,价格够高的时候,就有人想靠着低廉的假药来获取利润。
因为高价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负担的起的。
假药案当中被抓捕的假药贩子不止程勇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张长林的中年男子。
资深假药贩子张长林对程勇说了一句片中的经典的台词:“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了,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你救不了,救不过来,算了吧。”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似乎又没有道理,但却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因为穷这种事情真的是大家大部分人感同身受的。
张长林的形象算是最不讨喜的人物之一了,他的扮演者面相看起来就是那种奸商。
而一开始他的出现就在忽悠慢粒白血病患者买假药“d国格列宁”,这个药只是面粉加糖的假药,甚至有的病人吃了他的药开始出现负面症状,进了医院。
而程勇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才知道了张长林这个算是和他同行的假药贩子,并且还和他打了一架。
再后来,张长林发现程勇在售卖“印国格列宁”,效果与正版药效差不多,但在价格上和正版药是天差地别的,他从中看到巨大的商机。
然后他就起了歪心思,他卖的假药品成本肯定更为低廉,但毕竟就是面粉和水,但是是完全没有疗效的。
骗人几次还行,但肯定是没有办法长久的,但程勇手上的药不同。
这个药是有效果的,而且到现在只有一个渠道可以进来,如果抓在自己手里面了,不仅可以长久的做下去,而且价格也是随自己,自己是彻底垄断的地位。
为了拿到这个赚钱渠道,张长林先是利诱,提出给程勇一笔钱,让程勇让出“印国格列宁”的独家代理权;
利诱不成,张长林又开始威胁,向警察举报程勇售卖“假药”。
程勇当然是不想做牢的,毕竟他一开始卖药只是为了赚钱,因为没有钱,自己儿子的抚养权,甚至自己父亲住院的钱自己都付不起。
在面临这种危险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把渠道让给了张长林,自己拿着张长林给的钱功成身退了。
他本来以为张长林最多也就比他卖的贵点,也许是张长林掌握了唯一的渠道,也许是因为贪欲,也许是知道这样的工作在大公司的压力下做不了多久。
一路抬价,最后都快要接近正版药的价格了。
所以他最后被警方发现,在外逃窜了半年之后,终于还是被抓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