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诵念(2 / 2)
几个人交谈中,其间时间段里不断有着人进来,问候寒喧,渐渐人越来越多。
纳什卡说道:“拉姆兄弟,我过来一时半会不会离开,因为我还有着使命与任务没有做呢。今天来的匆忙,你们也没有准备,这样吧,给你们三天时间,我们再来详细谈谈吧。这几天我会一直在圣地里。”
拉姆听到后与众人对视一眼,点头道:“纳什卡兄弟,好,三天后再详细谈谈吧。走,我去给你安排休息地方。”
翌日清晨。
锡克教圣地金庙的大堂里,也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是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阿底格兰特》也是第十一任上师是圣经《阿底格兰特》也既是经典上师,也译(元经)。至止以后再无上师。
此时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阿底格兰特》,外面用布盖起来,旁边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团员不分男女,男性加上新名字“猛狮”,女性加上“公主”。
诵念一遍。每个信徒家庭都可拥有一部经典上师,并要放在特别地方供奉。经典上师之内容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真言颂》和《诗中之诗》,包含锡克教的基本教义及协助解脱的方法。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Arabia)麦加朝圣。信徒要牢记上师的教训,培养高超的品格和内涵,在入会礼仪中,要立约不可奸淫,要工作、奉献金钱、帮助人、敬拜“真名”;他们更要参与社会服务,不向政治压力低头,为争取独立自主而武装起来,为奉行的真理而进行圣战。他们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寺,亦叫“上师之家”,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头发通常不加修剪,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chiffon)。
锡克教允许吃肉,但禁止吃按伊斯兰教律法屠宰的牲畜。换句话说穆斯林认为合法的食物,锡克教就认为是非法。
锡克教的信仰核心是上师,按阿三北旁遮普方言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启示上帝真名的上师话语。这种上师精神和话语,从第十代上师古宾信以后,就传承给“经典上师”一-格兰斯沙希伯。
格兰斯沙希伯上师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经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中心。该经典用一百八十年完成,内容分为三十一段,包含五千八百九十四首诗,共一千四百三十页。每逢年中的庆典,信徒便抬着圣堂(Gurdwara)中的经典上师出来巡游,又在历代上师的诞辰及圣徒殉教日,
此时诵念“真言颂”和“诗中之诗”时有一个清晰而又明亮让人心神投入的诵念声在整个圣堂内乃至整个圣地金庙周围不管是在干什么的人都得到心灵的洗涤,精神得到升华和愉悦。
年轻的辛格和几个伙伴正在大堂中礼拜,诵经。听到声音精神一振,更加真诚坚定。
过了半小时,声音渐渐低沉直至消失。信徒们才在愉悦的聆听中醒来。辛格抬起头正好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走出大堂。
他连忙爬起来追了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