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任重道远(1 / 2)
宋父依然严肃的表情,只是眉头邹了起来,他并没有思考。
“中医肯定是一门学术,任何一门可以进行研究并能解决问题的知识,都是一门学术。”
“它是一门传统学术,西医是新式学术,两者都是为了治病救人而诞生出来的东西。”
“不过随着西医的发展,大家都比较信任西医,认为西医才是科学之术,其实不然,医术都是经验学术,实际上每一个术式和药物的诞生,哪个不是试验之后才探查出具体的效果,中医的中药和穴位,也是基于人体反应探查出来的。”
“了解到这些的人,还能说得出中医不科学么?”
“而且在我看来,中医比西医科学得多,西药对人体的影响极大,每一个西药的每一段禁忌条例,哪个不是用患者的身体健康换来的,每年被禁用的药物有多少?一再限制剂量的药物有多少?”
“西药步入临床应用,对人体的作用真的全都发现了吗?好的作用不必多说,坏的呢?宋教授是我的父亲,我曾经和他讨论一个问题,药物对人体的基因影响,这是对人类这一物种至关重要的问题,中药上千年的应用结论是无需担忧的。”
“然而西药呢?对下一代产生的不良影响又有多少,西药才应用了多少年就有如此多的发现,还没发现的又有多少,下一代没发现问题,但也不能说没问题,可能好多代后才会发现,唉!”
“还有,前些日子我在微信上看见一些评论,说中医不会手术,我也就笑笑。”
宋父说得激动起来,而秦昇兴致勃发。
对方虽然不是医者,却对中医的了解比秦昇深得多,很多问题都他都没有想到这个地步,宋父特意略过关于手术的观点,因为手术确实是造福患者的手段。
中医也不是没有手术这门学问,其实西方诞生手术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和华夏一样的。
“人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论是华夏古代,还是西方历史,对人体是深存敬畏之心的。
西方手术诞生之时,是被教会和律法所阻碍,华夏亦是如此。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其中就有很多手术的记载。
隋朝时的《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对手术的记载。
华佗的麻沸散,这个不容置疑真实的记载,就是华夏古中医手术诞生的标志。
隋唐、两宋以后,史籍上有关于大网膜血管结扎术、肠吻合术、放血治风眩、耳鼻再植术、断指再植术等成功手术案例,以及消毒、麻醉、缝合、术后护理等手术步骤的记载。
中医的开刀之术,一直有存在,只是深藏不露,仵作、阉割之法,皆是出自于此。
之所以没留下什么记载,是面临如红楼梦这本书一般,被朝廷限制流出的境遇,在当时并不能正大光明。
面临的这个问题,并没有能像西方手术一样发扬光大,西方手术诞生不久便赶上了思想开放的时代,而华夏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才放开一些观念。
诞生更早的古中医手术,只能偷偷摸摸的发展,中医不能对尸体解剖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要知道在古代,解剖是亵渎尸体,礼法观念所没有一丝容忍的,所以医术发展的重点转为注重内科化是必然的。
还有一种重要的问题,就是传承,古中医手术的传承非常艰难,这不是看书,有名师指导就能传承的技艺,和西医手术是一样的,两者并没有多大区别。
需要由师父长时间带着,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一点一点临床积累,最终才能脱离师父,独立完成一个手术。
在如此环境和因素下,再加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这门技艺不显于世很正常。
之所以被西方手术代替,不过是它发展的更好罢了,但也不能否认中医没有这门手段。
“宋叔叔,我知道我有些冒昧,可我还想问一个问题。”
宋父向他摊手,示意秦昇说下去。
“不知道,您对中医怎么摆脱如今的困境,有什么看法?”
……
这个问题可能让宋父难以回答,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在秦昇看来,中医学历经了上千年,早已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体系,传承至今足已显现它强大的生命力。
新华夏成立后,不只是经济的发展,中医在医疗、传承教育、科研发展、学术团体等方面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
但在这繁荣的背景之下,中医学却逐渐走入了困境,不只是秦昇,更加广大的中医学者对中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困惑。
秦昇非常清楚的了解,他们这一代人对待中医的看法,早就不以为意,更别说往后的一代人。
中医学如何解开束缚,走出现今的困境,已迫在眉睫,根本不能再等闲视之。
秦昇的问题,引得宋父脑中一震翻滚。
中医学目前遭遇的困境很多,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敝帚自珍,特别是在这困境中,大师们都别有一番以稀为贵的心态。
尽管组织做了多年的努力,去推进中医的发展,其医术最精华的手段,却还是稳稳的揣在各个大师手中,连他的父亲宋教授也是顾虑重重。
中医博大精深,八绝相辅,一些手段如果造诣不足,反而会造成滥用,在商业化中非常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中草药注射剂就是前车之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