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明星效应(1 / 2)
连夏曾许诺聋哑学校的校长,电影一旦上映后,她会为聋哑人争取到更多的关注度。
如今到了实现诺言的时候,连夏在接受一档名为电影人生的谈话类节目时,在被问及如何在不能开口说话的情况下,将一个人演的生灵活现的时候,连夏说出了她在聋哑学校特殊的经历:
“我的手语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学得,为了这部电影,我去了首都一家聋哑学校,说实话最初我接这样一部电影,就是为了摆脱自己脑袋上‘花瓶’的光环,我希望更多人认识到我的职业是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我并非是那种为了艺术牺牲一切的人,我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可耻的。”
“在聋哑学校里,我接触到了更多和秀梅一样的人,甚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比秀梅更加可怜,在那里,我呆了相当一段时间,不仅跟着他们学会了手语,也接触到了他们生活,有了更深的感触……”
在录制这期节目之前,出于公益性的目的,节目组在和连夏经过沟通后,决定到连夏去学习的哪所聋哑学校采访,不仅采访到聋哑学校即将退休的老校长还和与连夏有过接触的几位聋哑人交流了一下,其中就有麦子的扮演者,小演员王聪的父母。
经过电视台的宣传,神通广大的媒体和网友扒出这所聋哑学校更多的信息,很多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因为电视台和连夏的宣传,知道了这所聋哑学校,并捐出善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短短一周时间,聋哑学校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一百七十万元的捐款和物资,连夏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整个社会的力量却非常强大。
这就是“明星效应”!
“哑母”媒体关注度一直不错,首先是它在国外奖项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就算对比当年谢选那部江湖,“哑母”也是不差的,除了它没有一座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两部电影在海外获得成绩相差无几。
其次是李青的个人经历,有几位导演在二十几岁就在国外获得大奖,蛰伏五年重新出发再次摘得重量级奖项,有些导演一辈子追逐的荣誉,李青三十岁就已经获得了,许国冲做梦都想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取得一点成绩,洗去他曾为“烂片王”、“跟风狂”的耻辱,可惜无论取得再好的票房,许国冲电影的口碑始终提不上去,唯一一部口碑票房双佳片太平盛世还没诟病为靖康变的“山寨货”。
当然,连夏个人名气也为“哑母”带来不少话题,在公众眼中,连夏热衷慈善,性格爽直,事业也非常不错,作为近两年大荧幕上蹿红最快、口碑最好的演员,连夏的演技得到一致的认可,若说靖康变只是巧合,那么今年的太平盛世和“哑母”就很很可以代表连夏的水平。
没有一个演技备受诟病的演员,可以完美的诠释三个不同性格、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角色,即使有最好的剪辑师,演员的演技也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让人尴尬的是,“哑母”在票房方面,并未如媒体预料的那般大红大紫,四川省首府成都市,仅有一家电影院上映了这部电影,没有影院放映,票房自然也上不起来。
连夏刷自己官网时,总能听到粉丝说“我们家这边的影院不放‘哑母’”、“好多人都不知道夏夏有这样一部影片”、“我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李青,也不知道‘哑母’”、“强烈建议华创加大宣传力度”……
有一位粉丝发帖抱怨:
“跑了好几家电影院,都说没上映这部电影,有些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哑母’,说夏夏演得,就推荐我去看‘太平’,一个买票的还给我说今年连夏就演了‘太平’一部电影,这不是搞笑吗?!”
连夏也觉得十分无奈,鉴于连夏是菏泽人的关系,老家菏泽倒是有放这部影片,不过影院安排的时间却特别坑爹,是晚上九点,且全天只有一场,山东人睡觉比较早,就算是盛夏,十点多钟街上也没什么人了,更何况是深秋的十点钟。
为了支持闺女的事业,连妈妈和连爸爸冷飕飕跑到电影院,九十分钟的电影播完后,回到家都将近十二点了。
连夏老家的亲戚朋友也不懂影院排片的潜规则,还以为小城市没有大城市发达所以只有最大的电影院才有这部片子,连夏表姐看过电影后,操着家乡话,兴高采烈给连夏打电话,
“俺带着你姐夫看了那个‘哑巴母亲’,希好看,都把俺俩看哭了,你小侄女明天要上课,电影院放的忒晚了,就没带她去,回家的时候可把俺冻得够呛,内啥时候回来一趟,俺给内织了个手套,看电影里内手都皴了,姑姑姑父希伤心……”
连夏以前杂技团的队长,如今因为伤到青少年宫教孩子去了,“哑母”在菏泽播出后,他号召团里的人都去看,“咱团里就出了你这么一个名人,师弟师妹们都去看了,都说你特别厉害,演什么像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