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一辈的欣赏(1 / 2)
下午四点半。
十台无人梨耕机被托运车拉到黄冲温室大棚下面的空地,然后在工作人员操控下有序卸车。
“陈先生,很高兴再次为您服务。”
窦建刚穿着一身富民科技制服,头戴红色工程帽,浓眉大眼,长着一张国字脸,皮肤偏黑,近距离看起来相当粗糙。
不过这也很符合一名长期奔走在外的工程部项目经理的风格。
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窦经理,你好,先抽根烟。”
陈昊然发了根芙蓉王给他,“我跟你们公司也有过多次合作了,具体施工地点应该不用过多赘述了吧?”
窦建刚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早就获悉了具体的施工地点以及方案。”
“温室大棚上面这四亩地都是梯田,而且有大有小,会不会影响你们施工?”
“不会的。”窦建刚摇了摇头,“这些田面积都大于30个平方,我们的犁耕机完全可以胜任。”
听到没问题,陈昊然就放心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们先忙。”
随后,窦建刚就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梨耕机对十亩地进行梨耕作业。
该梨耕机采用履带式设计,整体造型有点类似于装甲车,全身被红色钢甲覆盖,漆光滑亮,上面印有富民科技logo。
尾部犁耙可根据地形需要自动变换多种形态,能轻松完成犁地、平整、开沟、立垄、回填等多项操作。
而且梨耕机启动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要不是它们在田间匀速施工,陈昊然都差点以为这些机器根本没启动。
脚下这片刚刚还绿油油的青草地,在不锈钢犁下瞬间变成了灰土。
并且还在以每秒一米左右的速度飞快减少着。
十台无人梨耕机同时作业,其施工速度相当的快,只花费一个小时就把温室大棚以及另外四亩地全部犁好了。
这样的效率让围观村民叹为观止。
“现在这梨耕机居然都不要人了?而且效率还这么高、这么快?”
“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这五亩地要是人工来挖,那不得挖好几天啊!”
“高科技就是高科技,这犁地速度没得说。”
“这垄立的,这沟挖的是真特么整齐,比人工强多了。”
“是啊,也不知道这梨耕机到底要多少钱一台?”
“哎……”一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家感叹道:“这不服老不行啊!照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几年我们这把老骨头都要被淘汰掉。”
“国荣叔,您别太悲观,要看开点,如果国家不发展科技,等你们老了还会有多少人种地?”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到外面赚点轻快钱,如果没有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那今后连种粮都会是个大问题。”
“这可不单单是个人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名叫国荣的老人家听到这些话觉得有点道理,连带着看陈昊然的眼光都不同了,那是从动乱年代走过来的老一辈对新时代年轻人的欣赏。
年纪轻轻就能够舍弃大城市的繁华回乡种植蔬菜,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