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豪绅们的反抗(1 / 2)

加入书签

不出所料的是,减免税赋的提议受到了程度较为激烈的反对。

但这个提议在朝堂上通过得毫无阻碍。

只有口赋停征的问题由于牵扯面太大而暂时被搁置,而暂时延后秋税的提议通过得很快。

一来延后税收有助于灾区人心稳定,二来只是延后,又不是不收,大家的接受力还是有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看似激烈的反对都集中在地方豪强中,对于朝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弱。

至于地方豪强为何要反对能够惠及到自己的减税政策,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不过在老氏族为商君之法打散,新的土地贵族还未能真正兴起成为固有阶级的时候,还处于雏形中的地方豪强实在无力反抗直接来自中央的力量。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手还没能伸那么长,达到能够影响国家政策的地步。

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位居朝堂的权贵们对于逼迫农民破产,以兼并土地没有多少兴趣呢?

权贵们难道就不是大地主了吗?

他们当然是,而且他们是远比地方小地主更大得多的地主。

但他们更大的利益所在,只有两个字:东出。

无论是出于现实的利益考量,还是家国荣誉的需求,东出,都是大昭权贵们的核心利益所在。

因为只有东出,他们,以及族中子弟才有机会获取更高的爵位,并且可以获得更多、更廉价的土地,而不是在现在的一亩三分地上费神。

大昭是小家庭制度,一家能够获得的土地上限直接与爵位挂钩,因此如果不能继续获取爵位,他们所能拥有的土地就那么多。

大昭的爵位,严格规定了每一级能够获取的土地规模的上限。

但是要注意,这项规定只是给了一个授权,而非直接授予足额的土地

想要获取土地,仍然需要自己去购买。

前文就提到过,大昭的土地是允许出售购买的,如果每一级爵的土地都是国家直接授予,那哪里还有买卖的必要。

大昭承认一定程度上的土地私有——土地的所有权全部是国家的,但作为爵位的附加土地,是可以进行对使用权的买卖的。

唯一不能够买卖的土地是“丁田”,也就是每一个男性国民成年之后由官府直接授予,用来赚取口粮的土地。

当然,对于公乘之下的低级爵位,考虑到普通人购买力的不足,官府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国有土地。

虽然极低,但仍然不是免费,而且很少会有在关中核心区域的土地留着给新的爵位获得者的。

一般来说,为了获取与自己爵位对等的土地规模,普通人需要再奋斗数年乃至十数年。

而在寸土寸金的关中之地,这一时间还要更长。

事实上,其实很多人直到死之时,都没能获取到与自己爵位相匹配的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在占领了西魏之后,许多人选择放弃关中的土地而选择东向,官府也鼓励退伍士卒在西魏选择退役田的。

政府的鼓励是因为希望通过昭人的迁移,加强自己对新土地的掌控力,而昭人的东向欲望的来源就很朴实了。

就是因为西魏的土地开发不够,而且因为政策的原因,相对关中要便宜很多。

虽然目前产出较关中较少,但在百里俜以及其身后太子扶苏的重点扶持,昭人普遍对西魏土地的未来十分看好。

相比于多山地的蜀中,西魏显然是一个更值得投资的地方。

四个字:坐等升值。

但这样的问题对于王家、蒙家、樗里家,乃至孟西白等通过军功,占据了朝堂一定话语权的大族来说并不是问题。

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他们所面临的矛盾并非是买不起足额的土地,而是土地已经到了上限。

他们此时急需的,是继续提升爵位,来获取更大的权限。

高层的统治阶级并不需要更多的廉价土地,有了他们也没有额度去买,底层农民更是对减税欢迎之至。

于是夹杂在中间的新兴地主豪强虽然鼓足劲反对,但在中央力量的压制下,在朝堂上一点水花也没能兴起。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乖乖坐视“好机会”从眼前溜走的。

在朝堂上没有获得话语权,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想别的办法来软对抗了。

作为当地豪绅,为了对抗中央政策,常见的方法当然不是以拉横幅等粗陋的法子去正面对抗。

中央毕竟有军队,还有一套完整的《昭律》,敢正面抗衡不是找死吗?

豪绅们没这么笨。

他们的办法不是自己出面,而是忽悠底层民众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起来反对。

具体方法自然是发布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但很可惜,以文盲居多的百姓中,很少有智者的存在。

于是各朝各代都屡见不鲜的事情在大昭也终于发生了。

百姓们不惜出卖自己的利益,也要为豪绅们出头。当然,规模要小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