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到高家村去复读(2 / 2)

加入书签

这只活了三年的鸡估计也没有出过远门,努力的仰起头瞪着一双兴奋的鸡眼看着张缄,也向张缄点了点头。

十几分钟后,刚过了一个石桥,就到了高家村中学,学校的大门像一个牌坊,古色古香的,进了校门向左拐弯第一家就是张缄父亲的同学家。进了大门,对面是三间瓦房,左边是一间厢房和一间厨房,右边有一个小院,种了芭蕉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

父亲的校长同学姓胡,教英语,爱人姓薛,教语文,张缄分别喊他们胡伯伯和薛阿姨。他们有个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胡东,女儿叫胡曦,胡东比张缄小2岁,胡曦比张缄小8岁。

胡伯伯和薛阿姨无比热情,薛阿姨从张缄手中接过老公鸡就去厨房了,胡伯伯把张缄父子里让进屋里,两个老同学相见,有讲不完的话,张缄觉得无聊就走到了院子里,看那几丛芭蕉。

初中都已经毕业的张缄居然不知道聊斋中的阿宝的变成了鹦鹉。以后给燕子写信会闹笑话的。

曹小山还说男人不读书,娶头老母猪。

整个暑假张缄除了和曹小山在轮窑厂的土堆上看夕阳,他看了整整两个月的书,从唐诗到宋词,从孔孟到王阳明,书中有一个斑斓的世界,也可以慰藉荒芜的人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你还会背诗?”胡东一脸疑惑的问张缄。

“略懂一二”

“那我问你,为什么不能红了芭蕉,绿了樱桃”

“能,绿了鸡毛也可以。”张缄指着薛阿姨扔在垃圾桶的鸡毛。

张缄突然理解曹小山在他说阿宝为什么不变成狗的眼神,带着怜悯和无奈,仿佛张缄已经成了猪新郎。这让他这个发小情何以堪。

中午张缄的父亲没有走,留下在胡伯伯家吃的饭,薛阿姨把张缄带来的老公鸡烧了,在农村一般情况下,客人带的东西当天是不吃的,或者不当着客人的面吃的。除非是关系非常要好的,不需要拘泥这些无关紧要的习俗。

在高家村的这一年,胡伯伯和薛阿姨对张缄绝对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老公鸡端上来的时候,香气扑面而来,那个时候除了逢年过节,不是家中来了贵客是吃不上鸡的。

不像现在狗是真狗,疫苗不一定是真疫苗。

那时鸡是真鸡,香也是真香。

张缄的父亲给胡东和胡曦一人夹了一个鸡大腿,两人在胡伯伯的呵斥下,不为所动啃的不亦乐乎。

这时候张缄发现老公鸡正瞪着双眼看着他,张缄用筷子戳了戳它的眼睛,啥意思,有话没有说出来,死不瞑目呀。

薛阿姨以为张缄喜欢吃鸡头,热情的把鸡头夹到了他的碗里。

张缄和鸡又对视了半分钟,确定它真没有什么话要说就把它下了肚。

下午喝完茶,把张缄安顿好,张缄的父亲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这是张缄第一次真正的意义上离开家乡和亲人,虽然离家只有四公里的距离,却离开了原来的环境,离开了亲人和朋友,离开了曹小山和燕子。

曹小山去了凤城二中,燕子在张家村中学复读。

他们都开始了新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