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就是很实际(2 / 2)
“周总放心,昌达牌刹车片是乘胜汽车公司该种配件的唯一供货商,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各地的主要汽配市场有口皆碑,至于价格,肯定是合理的,即使产品质量再好,昌达集团也不追求过高的利润。”沈悦虹道。
“好,那就在下半年的全国订货会上再见!”
离开天成汽车公司所在的城市,关云天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另外两个地方,分别拜访了其余两家整车生产企业,跟对方商谈了蓄电池的配套意向。
回到单位,虽然此行没能带回具体合同或协议,但凭借跟三家整车生产企业商谈的意向,让关云天和叶佳怡对将要开展的蓄电池工业化生产有了信心。
第二天上午,叶佳怡向童博士通报了整车企业电动汽车市场的开发情况,童伟高兴地说:“你们此行收获不小嘛!”
“拜访的三家企业仅仅是意向,天成汽车公司可能在一个月后开展实测,其余两家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叶佳怡实言相告。
“那也没关系,实际上,咱们的工业化生产装置至少也要半年以后才能建起来,加上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产估计需要一年左右。”童伟道。
“迄今为止,工业化生产准备到什么阶段了?”
“基础设计刚做完,因为产能没有确定下来,工程设计还没开始。”
“根据目前情况,包括乘胜汽车公司在内,加上这回商谈过配套合作意向的三家整车生产商,你觉得将来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建成多大规模比较合适呢?”叶佳怡道。
童博士合计了一番,“乘胜汽车公司电动汽车产能是三万辆,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天成汽车公司准备做两万辆,另外两家如果也是两万辆的计划,跟咱们合作的四家车企,一共有九万辆电动汽车产能,最终至少需要九万套蓄电池与之配套。考虑到各种原因导致电动汽车行业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我建议将工业生产装置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三万套。”
“根据潜在的市场情况,能否达到经济规模?”
“最终九万套的市场容量,大大超过了经济规模,如果分三期工程建设,每期三万套蓄电池,根据我们的计算,则刚刚达到经济规模的水平。”
“那就是说,一期工程也可以盈利?”作为项目管理者,叶佳怡最担心的就怕出现既要维持生产,又很难盈利的局面。
“其实,我们做过精确计算,只要蓄电池产销量达到每年五千套,就可以做到盈亏平衡,一期工程三万套的产能,已经是经济规模了,完全可以达到正常的盈利水平。”
有了一定的销量保证,叶佳怡终于可以放心了,“下一步不仅要抓紧工程设计,还要准备为天成汽车公司的实测提供样品。”
“样品的事你放心,我们试验团队随时可以做好准备,设计院那边,他们要求在展开工程设计之前,预付一部分设计费。”
“需要预付多少?”
“百分之三十至五十。”
“没问题,明天就给他们打过去,但你转告对方抓紧时间。”
一个星期后,叶佳怡接到天成汽车公司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老汪打来的电话,“叶总,我是天成公司老汪,我们的周总让我跟你联系。”
“汪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
“还不是电动汽车配套蓄电池的事,我们准备半个月后展开上路实测,现在提前通知你们,请在十天左右把你们用于实测的蓄电池样品送过来。”
“好,我们一定按时把样品送到。汪总,不是还有试验费用吗?你们预算后,需要我们承担多少费用?”
“经过预算,发现试验花不了多少钱,跟周总汇报后,他觉得整个电动汽车项目已经花了不少钱,这点费用就不让你们承担了。”
“多谢周总的慷慨!汪总,最近我们这边事情较多,送样品我就不跟着过去了,有什么事,请随时打电话。”
半个月后,天成汽车公司电动汽车项目的上路实测如期开始,包括昌达牌蓄电池在内的四款蓄电池,被安装在样车上进行实测,也许为了节省时间,上路实测只进行了三次,便宣告试验结束。
虽然叶佳怡对昌达牌蓄电池很有信心,但样品送去以后,两三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一点回音,她在办公室有点坐不住了,于是拨通了老汪的电话,“汪总你好!我是昌达集团叶佳怡,请问你们的上路实测开始做了吗?”
“上路实测?前几天就做完了,怎么,你还不知道结果吗?我以为周总已经告诉你了。”
“不好意思,我以为你们还没开始呢。请问有几种蓄电池参与实测?结果怎么样?”叶佳怡道。
“各项指标,总体而言,昌达牌蓄电池表现不错,在四种参与测试的样品中,你们的产品在续航里程上表现优异,其他指标也可以。”老汪如实相告。
“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下一步打算得听周总安排,电动汽车项目现在样车已经造出来了,配套 动力系统的几种品牌蓄电池也经过了实测,结果摆在了周总办公桌上,往下怎么进行,要由他来定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