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救你两命(1 / 2)
计言清理了一下思绪,问道:“下官想知道,当日您和正使大人为何要安排下官去琉球?”
王景弘听到是这个问题,面无表情的反问道:“你是觉得当日正使大人与我是大材小用了,是么?”
其实当日计言本来是信心满满的能分到一个“大活儿”的,毕竟他在郑和面前,都已经亮出了穿越人氏的杀手锏,背诵了当时还没有出现的名诗名句。
然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是郑和、王景弘不懂林则徐的诗词精彩之处?不应该啊,两人虽不能算大儒,但是博学广闻还是算得上的,计言自己都能体会到那诗词的妙处,他们二人为何无动于衷?
计言答道:“下官不敢,只是那琉球岛上,只有倭寇十余人……”
“十余人怎么了?”
计言知道再说下,还是暗指郑和、王景弘两人对他是大材小用,所以此刻不敢往下接话了。
王景弘倒是没有再说什么,他合上册子,将案台上卷着的一幅地图舒展开来,招呼计言走到案台边上。
王景弘指着地图上标有“琉球”的位置,说道:“这是琉球。”随后他拇指按住地图上的琉球,同时食指也点到了地图上,类似于我们使用圆规画圆一般,食指从浙江为起点,画到了一个半圆,落在了日本九州岛上。
计言看完这些,真是羞愧的想立刻给王景弘跪下。他退后一步,深深的弯下了腰,弓成了几近直角,双手插着举在头顶,向着王景弘说道:“下官愚昧之极,还望副使大人不要责怪。”
王景弘倒是没有责怪他,只幽幽地说道:“琉球确实只有一小撮倭寇,但其所在位置对于整个东洋海域却非同小可,乃是日本、朝鲜、我浙江、台湾等地海上航线中央交汇之处。另外这琉球山北国虽臣服于我大明,却跟日本一直也有所接触,若是任其发展壮大而不管,以后整个东洋则永无宁日。”
看到王景弘在地图上画完,计言其实已经明白当时安排的用意之所在,此刻听着王景弘给他慢慢的解释,更是感觉这字字句句如针扎一般。
王景弘看着退在帐中央弓着腰一动不动的计言,沉吟不语,打开册子手不停书。
过了大概一柱香的功夫,他抬起头说道:“计通译,没有其他问题的话,你去叫一下梅校尉,然后再一起过来。”
计言领命而去。
一出营帐,计言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慨自己刚才实在是蠢得不可救药,也是在郑和帐下当差当的有点顺利,因此就有点恃宠而骄得意忘形了,好在王景弘只是略微惩戒了一下自己,并没有真的动怒。平复了心情之后,他一路小跑着找梅雨宁去了。
梅雨宁并不难找,计言向他说明了来意以及要去准备出发前往平安京的事,两人立刻回到了郑和的营帐中,帐内仍是只有王景弘一人在册子上书写。
见到计言、梅雨宁两人来了,王景弘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的亲切,笑着说道:“这么着急让计通译把梅校尉叫来,乃是有个差事又需要二位通力协作。梅校尉,计通译跟你说了我们马上要出发去平安京的事了吧?”
梅雨宁躬身答道:“回大人,是的,计通译已经跟属下讲过了。”
王景弘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大队人马以及车辆辎重一路行去,日本方面必定是兴师动众,实在太过招摇,因此我们营中的那些俘虏,就要交给你们二位悄悄带到平安京,在平安京外安国寺与我们汇合。当然,你们二位乃是头领,梅校尉,你预计秘密押送二十三名倭人俘虏到平安京,需要多少人手?”
二十三名俘虏?!
计言心里又回忆了一下,他们在琉球应该只抓了,呃,连带上那户人家的五人,应该是十四个人,哪里来的二十三名俘虏?
王景弘看到梅雨宁也有点愣住了,猜到是他们二人对这个数字有疑问,便解释道:“这二十三名俘虏,乃是你们在琉球生擒的十二人,再加上正使大人出发前,在舟山群岛捉住的另外十一人。这伙贼人,就是前几个月胆大妄为到趁夜登陆松江、苏州两府,杀我官兵,抢劫民户的那伙倭寇。”
计、梅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想的都是一样: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解释完,王景弘笑着又问了一遍,“怎么样,梅校尉,你觉得需要多少人手?”
梅雨宁心下一算,已有了计议,回答道:“回大人,需要精干军士三十五人,以及一些银钱雇佣几辆马车。此外,需要等正使大人的车马队伍离开之后我等再行出发。”
梅雨宁继续说道:“计通译可随正使大人的车马明日一起离开,不过他需在大阪城出队,在那备好马车,我等押送俘虏乘船可于后日寅时趁夜抵达大阪码头,到时计通译引马车去码头汇合。”
王景弘听完梅雨宁的计划,拿起桌上一块铁质兵符,说道:“梅校尉。本副使命你即刻清点三十五名军士,由你指挥。”梅雨宁上前双手捧回了兵符。
王景弘转头向着计言道:“本次行事,计通译你配合梅校尉行事,不得有半点疏漏。”
计言行礼领命,随后二人退着出了营帐。
出了大帐,计言先向梅雨宁行了一礼,笑道:“我此行就全凭梅校尉发落了。”
梅雨宁看着计言,似笑非笑的说道:“我听说这大阪城内商业贸易繁忙,歌舞酒肆丰富,还希望计通译你别误入温柔乡,耽误了正经事。”
挤眼拍了拍胸脯,保证道:“这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不分轻重的人。”
他这话说的早了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