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章 逼宫(1 / 2)
皇帝不在了,薛太后便取消了朔望的大朝会,由崇政殿内的小朝会,取而代之。
小朝会每三日举行一次,为时大约一个半时辰。参与的人,除了内阁三相之外,就是政事堂里,那些平章军国重事的相公们。
薛太后高坐于御座之上,相公们分列于两侧,内阁三相在左,政事堂的诸相在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小朝会上说话的基本都是政事堂的相公们,而内阁的三位相公除了答疑之外,很少说话。
原因其实很简单,政务大权尽掌握在内阁三相的手里,政事堂的相公连边都沾不到。
手里没实权的,自然要拼命的在薛太后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了。
毕竟,内阁应为四相,折从阮病故之后,至今只有三相。
能够进小朝会的人,只要表现得好,个个都有机会进内阁秉政。
孔昆最近不怎么说话,李琼不想惹麻烦,如今,面对政事堂的疯狂进攻,也就是刘金山顶在了前头。
就在即将散会之时,尚书右丞刘冲突然抱着笏板出列,朗声道:“臣刘冲,叩请皇太后早立监国之皇子。”
“喀嚓。”孔昆的心里立时打了个突,刘冲这是要干嘛?胆子也太大了吧?
太后垂帘理政,乃是重臣们集体商议的结果,也获得了军方的认可。
现在,以刘冲为首的旧文官集团,突然当众发难,这是要干嘛?
李琼摸着下巴,死盯在刘冲的身上。别人可能不清楚,李琼却是知道的,刘冲虽然是旧文官集团中的一员,却一向办事公道认真,性子也很谨慎,今天这是怎么了?
刘金山淡淡的看了眼刘冲,以他手握内阁实权的状态,他自然知道,刘冲等人一直反对皇帝的诸多大政。
首当其冲的,便是限田令。每个大户人家,最多只允许有五百亩地。
这么点地,吃饭固然是够了,养美妾,花天酒地,就别指望了。
但是,皇帝携战无不胜之军,威震天下,刘冲他们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敢怒不敢言罢了。
现在好了,皇帝失了踪,躲在刘冲后边的人,蠢蠢欲动,已经想要翻案了。
在场的相公们,几乎全是积年的老官僚,人精中的人精。
有人已经意识到了,刘冲采取的是以进为退的手段,目的很可能不是早立监国的皇子,而是要废掉皇帝的三大善政。
李中易还是执政王的时候,就坚决推行了三大政策:限田,限高利贷,缩小徭役的范围。
只要不是和农村严重脱节的官僚,就都知道,李中易的这三大政策,很有针对性,草民们的负担与日俱减,小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
草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朝廷的国库也跟着越来越充盈,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但是,甘蔗没有两条甜,朝廷和草民的日子好过了,靠着土地兼并和放高利贷发家致富的乡绅和文官们,利益严重受损。
这年头,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明眼人都知道,文官集团迟早会反扑的。
果然,就在今天,以刘冲为首的旧文臣集团,终于正式发难了。
孔昆虽然没有说话,但他却心里明白,刘冲不是楞头青,他敢站出来说话,背后必有倚仗。
李中易能够坐稳江山,有五大法宝,一是几十万禁军,一是听话的内阁,一是院寺司监察,一是充分减轻自耕农的负担,一是鼓励经商,缺一不可。
说一千道一万,政权稳固的核心,就是几十万如臂使指的禁军。
刘冲敢站出来说话,恐怕是和军方出现了大变化,颇有关系吧?
孔昆想到这里,不由下意识的看向门口。由于,孔昆是内阁真宰相的缘故,内阁就在宫墙里边,他天天进宫办差,自然对近卫军的将领们相对比较熟悉。
在殿门口,站着一位身穿银甲的年轻将领。孔昆仔细的打量了一阵,认出他是李中易的老部下,近卫厢甲军的副都指挥使张胜。
嗯,只要不是祸起肘腋,就不必慌张,孔昆暗暗放下了心。
经过李虎的无意提醒之后,李琼如今心里有了底,他迟早要展开反击。只是,现在他想先看看内阁实际掌权者刘金山的态度。
刘金山无奈的看了眼刘冲,他和刘冲算是老相识了,也有些交情。
但是,再好的交情,值此重大立场分歧之时,也只能分道扬镳了。
刘冲的狂妄之言,把薛太后给气坏了,她原本想拍案而起。后来,薛太后还是勉强忍住了,她倒要看看,还有哪些人,敢跳出来欺负她们?
“臣以为,应该早立监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