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海动荡(1 / 2)

加入书签

很快,城内其他守军也闻讯赶至城门处,与拥挤在一起的叛军迅速展开厮杀。

锋利的铁剑刺穿叛军的盔甲,温热的鲜血飚洒在身后士卒的脸上、手上及盔甲上。

“弟兄们,挡住,别让叛军进城”,张度一边厮杀一边喊道。

城内守军匆匆筑起人墙抵挡潮水般的叛军,城外的叛军拥挤着试图破开厚厚的人墙。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着,前排倒下,后面补上。

杀戮还在继续,萧炎率大军已从北门进城,火速朝着城东赶来。

噗呲,一把铁剑从后方快速袭来,刺穿身上的盔甲,刺进左边心脏,再迅速拔出来。随剑一起出来的便是如泉涌般的鲜血。

“杀,啊!”,疼痛感瞬间袭上大脑,张度大吼一声便跪倒在地,眼睛盯着前方,露出一道凄凉的冷笑,随后便没了声响。

“张将军死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正赶来支援的守军们慢慢停下步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城门处拥挤进来的叛军。“哐当!”,一名守卫吓得手一哆嗦,剑没拿稳。于是起了连锁反应,众人直接丢掉手中的利剑,转身逃命而去。

“杀啊!”没了人墙的阻挡,叛军朝着四周散开,追杀着逃跑的云城守卫。

副将们用担架抬着被打晕的叶然正连夜逃往皇城方向,路上的颠簸,使晕睡的叶然悠悠醒了过来,“这是在哪?云城怎么样了?放我下来”,某副将急道:“将军,云城已被叛军攻下,我们正赶往皇城”,叶然惊愕道:“这么快!那张度呢?”,“张将军他……他战死了”。

叶然无力的闭了闭眼,叹息一声:“唉!”。

众将皆对视一眼,一股沧桑的情绪骤然散开,弥漫在众人周边。

叶然及身旁诸多副将不知,萧炎领兵已抄小路捷径率先杀向皇城,此时估计已攻皇城了。

皇城皇宫,九金龙椅上独坐一人,昨日人满为患的大殿,今日却空荡荡的只剩三人,萧条的气氛比沧桑的情绪更猛烈的冲击着大殿上跪地的两人。

王泽与于安南眉头紧皱,王泽跪求道:“皇上,请移驾洛茫城,臣以调集皇城所有御林军,拼死也要保护皇上周全”。

“臣也调集三千禁卫,安排在北城出口处,请皇上移驾洛茫城”。

“朕不走,朕若走了岂不是等于拱手让出这江山”,“皇上此一时彼一时,此时不走等贼军攻城时,可就来不及了”,于安南着急着,心里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团团乱转”。

虽然不惧萧炎的五万兵马,用王泽的一万御林军可抵挡半个时辰。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三千禁卫保护萧室到达洛茫城,只要到达洛茫城,就算萧炎领兵十万攻洛茫城也无需惧惮,因为洛茫城门厚城高。但是谁也说不准萧炎有没有暗地里收买其他将军,要是这些被收买的将军临阵倒戈,那就麻烦了。毕竟禁卫只有三千人,谁都不知道萧炎究竟收买了多少人。

“报!”,听到门外传来带着紧张的声音,于安南回头看去,只见一位侍卫慌慌张张的跑进大殿,颤声道:“不好了,太子领兵五千与东城的御林军杀起来了”。

萧刚气的拍着龙椅站起来道:“什么!”,愤怒道:“于安南,朕现命令你带着所有皇室亲眷赶往洛茫城。王泽随朕赶至东城,朕要亲手废了这个孽畜”。

于安南急道:“皇上此时万万不可前去,让臣带兵前去东城捉拿太子,随后赶到洛茫城交由皇上处置”。

“如此甚好!”,一旁的王泽赶紧道。

“不必多说,你二人还不立即行事”。

“皇上!臣……”,“别说了,朕意已决,你二人若是还当朕的手足,就赶快带我萧室亲眷逃离皇城”。

“是,臣遵旨”,于安南正欲起身离开大殿,突然又来一侍卫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皇上不好了,叛军从东城攻进来了!”。

“臣恳求皇上马上移驾,臣率兵挡住叛军”。

“不必多言,于统领还不赶快带朕家眷撤离”。

“王泽,带上你的御林军随朕去东城”,时间紧迫来不及细细安排,萧刚拿起案台上的宝剑,率先夺门而去。

“是,臣遵旨”,王泽说完便随着萧刚一同走出大殿,大殿外整齐排列的御林军齐齐跪地,高呼:“誓死保卫皇城”。

“众军听令,随朕杀敌”,萧刚翻身上马,带着身后紧紧跟随的御林军,赶向东城。

于安南看着远去的萧刚,起身跑到北城带着萧室亲眷正往洛茫城撤离。

赵阔在攻下云城之后,马不停蹄率兵朝着皇城杀来。殊不知萧炎早已攻破皇城东门,正与皇城中的御林军厮杀在一起,杀戮从这一刻正式开启。

尸横遍野的东城,从死亡的人数来看,最起码有几千人死在东城,城内更是惨不忍睹的残肢断臂到处都是,平时训练有素的侍卫也抵挡不住几万人的冲锋。皇城内烽火四起,鲜血在过道小小的缝隙间流淌着。

萧炎骑着马,看了一下街上横七竖八的死尸,满脸不屑。

“传令赵阔,让他领兵前去北城堵截萧刚家眷”。

“是,属下这就传令”。

北城城门人满为患,密密麻麻的人群拥挤在城门口,人群后面是一眼望不见尾的马车。从装饰上来看,这一列马车上坐着的妇女,定是萧室亲眷无疑。

“唉!这么多人何时才走完啊?”,巧妃侍女伸手捞开马车挡帘,看了一眼人群无奈道。

“巧儿快放下挡帘,娘娘不能受风寒”,另一位侍女道。

“咳咳咳,这天本就冷,受风寒只不过早晚的事”。

“娘娘您可千万要保住身子,不能受风寒”。

“秀儿说什么呢!娘娘好好的怎么会受风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