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整军(2 / 2)
之所以有这么神奇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清军粮饷供给相对充足,又有一套赏罚分明的运行体制,但是清军收降明军之后痛下狠手进行裁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大规模裁撤的必然结果是老弱病残与不堪大用之人离开了军营,撤下的兵马自然就成了精锐,而且由于大规模裁撤的缘故只需要供养原来一半甚至更少的兵力,大大降低了财政压力,也让部队的粮饷供应变得充足起来。
现在刘永锡也只是照方抓药,正常情况下在大明朝进行这种改革会因为得罪太多既得利益者只能半途而废,但是越明小朝廷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既得利益团体,而且权力最高层在这件事上已经形成了共识,而且这件事还是刘永锡亲自推动,所以整军的全过程可以说波澜不惊来形容。
而且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就是这次整军虽然完全是刘永锡推动,但是失意者不敢把怨气发泄到刘永锡这样的大人物身上,结果挨骂最多的反而是主持整军的邢胜平与王之仁,但这也代表着朝廷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而在整军的这段时间天下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王派来的使者带着诏书抵达了浙江,但是越明小朝廷内部还在谈论着要不要开读诏书的时候,唐王的使者反而决定把诏书撤回去。
在另一个时空的鲁监国政权,要不要开读唐王诏书以及要不要在形式上服从隆武朝廷引发了鲁监国政权的一场权力斗争,最后还是张国维等部分大臣决定日月同悬的局面。
而现在的形势却是完全不同,虽然隆武皇帝是有贤名的大明宗室而且得到了郑芝龙与福建军民的支持,而浙江这边却是只有两个女人与一个少年,但是整个浙江都认为正统绝不在闽中,到现在还没有与建虏一战的隆武朝让浙中服从他们的命令简直是痴人说梦,甚至连唐王派来的使者都这么看。
接着就是徽州金声派使者奉表纳土,成为监国小朝廷的第一个藩臣。
虽然唐王与郑芝龙也想尽办法拉拢金声与皖南义军,但是到现在为止唐王政权还没能与清军一战,可越明朝廷却是将建虏入浙大军几乎尽数歼灭,清军在杭嘉湖平原上尸横遍野,清国自努尔哈赤七大恨起兵以来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挫折,金声与皖南自然是择良主而侍。
而且金声与皖南义军也面临非常现实的生存问题,虽然他们这支义军的战斗力并不弱,另一个时空在清军的围攻之下坚持了整整三个多月,但是以徽州乡兵为主体的义军战斗力仍然不是清军正规军的对手,更不要说清军还出动了少量八旗军。
虽然由于越明强势崛起的缘故,皖南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在清军的围攻他们仍然需要越明朝廷的全力支援,而张皇后与刘永锡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金声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总督徽宁池太军务,其它义军首领也各有封赏,同时派出天门伯邢胜平领兵两万驰援皖南巡抚安徽。
皖南义军对于张皇后与刘永锡的决定稍有不满,毕竟唐王可是用大学士的位置拉拢金声,而浙江这边只给一个兵部尚书,而且天门伯邢胜平的地位明显高于金声,但是也只是稍有不满甚至不敢提出异议:“娘娘既有圣裁,徽州不胜荣幸!”
邢胜平进军皖南可以说是刘永锡发动的第一轮攻势,而此时的多铎也终于等到自己朝思夜想的援军:“肃王,咱们好久不见了!”
虽然多铎可以说是衰神附体,大家都觉得他马上就要倒台,但是率领援军南下的这位亲王却对他表示极大的同情:“额其克,你跟我说说这次入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剃发令的缘故!”
别人肯定不敢这么指责摄政王与剃发令,但是眼前这位肃亲王却不一样。
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位皇长子都被视为皇太极的继承人,但是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先后两次被削爵,顺治元年十月福临在北京登基才恢复原封和硕肃亲王。
但豪格也只是恢复爵位而已,顺治元年十二月多铎与豪格都在率领大军与李自成决战,而豪格却只能负责去扫灭济宁满家洞土寇,而今年南征豪格同样是被投置闲散。
但现在多铎在江南遇到了超级大麻烦,摄政王多尔衮终于重新起用了豪格,只是豪格的满脸怨气却是无处发泄,所以一见面就问起了剃发令这个最敏感的问题。
而多铎身旁的洪承畴赶紧说道:“肃王,这次入浙大挫主要还是因为低估了金华贼与刘永锡,对了,您这次带了多少兵马南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