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生物研究所(1 / 2)

加入书签

1906年12月10日,白马工业区。

在距离球形办公楼西北方17公里外,有一座小山谷。山谷的形状像个八角形的碗,“碗口”直径约700米,底部与顶部约有50米的高度差。因为这里距离水源较远,底部灌木丛生,乱石嶙峋,土地又贫瘠,所以当地人也没有把这里开发成耕地。

半年前,星科公司大肆收购土地的时候,也顺便把这里和周围的几个山头一起买了下来,1块钱30亩,便宜得很。

星科公司买到手后,立即组织了大量人手和机械,对这个小山谷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碗底”被扩大,地面全部铲平,使得内壁被修成了接近80度的陡坡,并用条石和钢筋混凝土修筑了护坡堡坎。“碗口”上面被平整,修了一条环形公路。他们还用炸药在“碗壁”上开了个20米宽的口子,作为连接外界的出入口。

这里戒备森严,警卫级别仅次于球形办公楼基地本身,比公司总部还高。外围就有2道警戒线,200名警卫24小时防护。

在这个“大碗”出入口挂着几块招牌——“星科集团生物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星科集团药物学研究所(试验基地)”。

当然,这个试验所除了大门和地面,现在大多数建筑物都还在建设中,现在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施工队正在加班加点的进行建设。公司要求,这里的建筑主体工程必须在春节前结束。

在距离现场不远的地方,有几排被铁丝网包围的临时木板房,这是试验所工作人员的临时工作场所,虽然正式建筑还在修,但并不影响工作的开始。

在最大的一间临时木板房里,摆放着几百只矿泉水桶大小的深绿色玻璃罐,每个玻璃罐都连接着十几根管子和电线,以及一个控制台。在每一排罐子旁边还有一个终端显示屏。隐约可以看到罐子里面都有个生物胚胎,这些胚胎都在缓缓蠕动,不时冒出一串细小的气泡。毫无疑问,这些玻璃罐就是生物培养槽,这种在21世纪初都还属于很科幻的玩意儿,到了23世纪就已经很普及了。

数十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生物培养槽间巡视,不时的记录着终端里的数据,或者调整。一位黑长直的妹子在主控制屏前指挥着。

“122号槽,输入负离子溶剂,50毫升……”

“55号槽的培养液氧含量过高,立即降低氧浓度11%……”

她是这里的负责人姬辉夜,她是由生物学家模板创造的高级生化人,如果论知识水平的话,现在整个地球的生物学家加一起也不如她。没办法,几百年的科学差距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时,一名工作人员过来报告:“姬所长,文总来了……”这里的技术人员全都是生化人,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另一方面则是,现在还找不到合适本地自然人,至少文总还没找到。

“大家辛苦了……”文德嗣向大伙打了个招呼,就对姬辉夜说道:“辉夜,【女娲计划】进行得怎么样?”

姬辉夜在主控光脑上调出了相关资料,回答道:“文总,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太差,即使是德国制造的培养槽,也只能达到丙二级标准,而培养人类胚胎至少需要甲三级标准。另外,控制装置的数量也不够,不过这个可以通过并联解决,基地的零配件能做出上千套,这倒不是问题。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玻璃培养槽……”

文德嗣点点头:“德国的玻璃工艺,已经是目前地球最好的了,如果他们都没办法,那其他国家更没办法了。这些培养槽真的不能用吗?”

姬辉夜接着说道:“如果您坚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用。但是玻璃杂质过高,会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这样计算下来,如果使用这些培养槽,调制人类的成功率不会超过60%……”

【女娲计划】就是扩大生化人产量的计划。生化人实在太好用了,但基地里面的培养槽就那么多,一次最多只能培养40个,实在不够用。

“这样啊……”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也是早有思想准备的。以20世纪初的水平,要复制出能用的培养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60%的成功率是无法接受的。“好吧,在玻璃技术突破前,【女娲计划】就暂时停止吧……”

文德嗣又问道:“那么【神农计划】和【兽王计划】呢?”

“这2个计划都没有问题,目前的设备虽然不适合用于培养人类,但是用来培养【兽王计划】的低级生物完全够用,智力80以下的生物,成功率可以达到95%……”姬辉夜笑着说道:“【神农计划】的产品大都是农作物,基因数据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对相近品种进行基因图谱改写就可以。植物胚胎的培养要求很低,目前的培养槽完全可以。”

“嗯,【神农计划】按照原计划来,【兽王计划】就先把信鹰和九号犬搞出来,这两种动物是目前最需要的。”文德嗣说道。

“没有问题,文总。按目前的进度,最多半年就可以量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