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1 / 2)
崇祯不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他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耳根子软,容易上当受骗。
他因为温体仁一句话就猜忌张斌这样的大功臣看似荒唐,其实,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荒唐,历史上,更荒唐的事他都干过呢。
比如,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二年,建奴入侵,卢象升被阉党余孽薛国观、太监高起潜和权臣杨嗣昌联手阴掉,憋屈的在巨鹿战死,崇祯慌了神,连忙调孙传庭和洪承畴进京勤王。
都那种时候了,他竟然还听信薛国观、高起潜和杨嗣昌的谗言,不准孙传庭进京城朝见,而对洪承畴他又是派人慰劳,又是下旨让其进宫觐见,行事如此偏颇,荒唐,把孙传庭都给气病了,后面孙传庭因病告休,他竟然又听信谗言,把孙传庭抓起来关了四年,直到反贼不可收拾了,才将孙传庭放出来,让其去跟李自成拼命!
或许,他认为当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又或许,他认为自己很聪明,能把手握重兵的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会儿,他自认为很机智的把张斌手里的兵权剥离了,避免了一场“董卓之乱”,接下来,他只要张斌手里兵部尚书的职权也剥离了,然后给他点甜头,让他继续教导太子就行了。
他感觉张斌就是把宝刀,遇到敌人,抽出来一挥,敌人便倒下了,没有敌人的时候,还是收进刀鞘比较好,免得把自己伤到了。
这天早朝,他一直在考虑张斌的问题,以致奏对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早朝一结束,他便迫不及待的命人将张斌招到御书房,准备收刀入鞘了。
还好这会儿张斌还有另一个用途,那就是教导太子,要是没这个用途,他还真有可能像历史上对付孙传庭一样,没用的时候就把人关起来,临到要用了,再放出来,让人去拼命!
张斌这会儿心里着实恼火至极,不过,他倒还没有恼火到要弄死崇祯的程度,因为他知道,这种形势下,弄死崇祯,只有可能令情况更差。
很多人都认为,在古代造反自立,自己当皇上,就跟喝稀饭一样简单,其实,哪有这么简单。
像这会儿,大明的皇室宗亲数十万,光弄死一个崇祯有什么意义,绝对会有大臣拥立其他皇室宗亲。
而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就是福王朱常洵那个混蛋加王八蛋,因为福王朱常洵是崇祯的亲叔叔,那家伙如果当了皇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当然,他还可以选择把太子捏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这同样是个不大靠谱的想法,明朝可不是汉朝,想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几乎等同于做梦,像瓦刺太师也先就想这么玩一下,他想着把英宗捏手里就可以将大明玩弄于股掌之间,结果,人家直接拥立代宗,根本就不尿他!
所以,现在这情况,就算知道崇祯是个糊涂蛋,也得忍着。
这个忍并不是什么都不干了,但凡能成大事的人,不管面对任何困难,都能想出解决之道,面对崇祯这么个糊涂蛋,张斌也有办法。
崇祯不是糊涂吗,别人能忽悠他,自己也能啊。
你喜欢被忽悠是吧,那我就好好忽悠忽悠你,让你跟着我的指挥棒转,这就是张斌的解决之道!
这对君臣,一个是心存猜忌,但还想好好利用别人;一个是下定决心,准备好好忽悠忽悠人,见面的时候,还是相当和睦的。
崇祯是一直保持着迷之微笑,张斌也一直保持的恭敬的模样,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假装高兴道:“双全,你可算是回来了,这段时间烺儿可一直念叨着你,想让你教他读书识字呢。”
这意思不就是想让自己放下所有实权,继续教太子吗,好啊。
张斌恭敬的道:“微臣这段时间也一直忧心太子的学习,好在现在反贼主力已经被击溃,建奴也逃回辽东去了,微臣总算可以安心回来继续教太子殿下了。”
这家伙,挺识趣啊,崇祯闻言,不由欣慰的道:“嗯,双全,这次的确辛苦你了,率大军转战数千里,屡立功勋,应该好好褒奖一番,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
你他吗不想赏赐别人就直说吗,有这么问的吗,谁还敢当着你皇上的面要赏赐啊,张斌这个恼火啊,他只能顺着崇祯的意思道:“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不敢要什么奖赏。”
没想到,崇祯却是坚持道:“这怎么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样吧,朕进封你为太子少师,以示褒奖。”
太子少师,从一品,听上去是个了不得的职位,其实,就是个虚衔,洪武朝和永乐朝那会儿,三公和三孤的确是了不得的大官,但是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和三孤都成了虚衔,多为勋戚文武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就如同武职里面的左右都督一般,就是个一品的虚衔,其实手下并无一兵一卒。
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官居一品了,这个安慰奖还算不错,张斌连忙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崇祯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关切道:“双全,你要教导太子,这兵部的事必然时间去管,要不这样吧,兵部尚书之职你先挂着,兵部的事你也无需去管,朕来给你安排。还有,这会儿反贼也销声匿迹了,五省总督暂时就不需要设置了,朕先给你免了,你看怎么样啊?”
还能怎么样,我能说不行吗,这个兵部尚书其实没什么好争的,崇祯要不信任你,照样没实权,挂个名就挂个名,无所谓了,张斌干脆再次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