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毒士贾诩(1 / 2)
黄忠上前一步道:“陛下,就让末将率领两营步军,进山一探?看诸葛亮的埋伏有多少,之后陛下再派重兵攻打。”
“别急,等雨下大一些,你再进去。”许定还是很怕曹操火油的。
上回被烧伤了五六万将士,虽然死的不多,但是军队的士气会受影响。
“陛下请看...。”郭嘉指着前方:“山口极其矮小,一旦我军入内,很难出来。若是敌人用火攻,则全军覆没。连逃跑都来不及。臣还是建议...大军在山外扎营,使曹刘无法出来即可。等贾文和攻下长安,曹操必定慌乱,到时再进,于我军有利。”
“此外,臣还有一个建议...。”
郭嘉建议许定,传令让关羽,率领河北野战军,向并州太原开进,占领刘备的都城。这样刘备也完蛋了。
许定并没有马上答应。
着人在山外修好营寨。
恰在这时,戏志才派人送来一份奏折。
许定看后大喜。
“哈哈哈...。”许定将奏折递给郭嘉:“你也看看吧。蒯越和蒯良造反,逼迫刘表归降于我,戏志才已经让公孙瓒率领白马义从,前去荆州接防,想必现在已经到了荆州。”
“太好了...恭喜陛下,兵不血刃,即得荆州大部。”郭嘉高兴的道。
“嗯。”
许定说道:“有了刘表的归降,我再不用担心孙坚。凭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刘表的荆州军,足以应付荆州战局。我们则全力对付曹刘,假以时日,我军必胜。”
“奉孝。”
“臣在。”
许定忽的道:“我同意你之前的谏言,不对曹刘采取强攻。因为刘表已经归降我,天下局势归我。我已经没有必要和曹操、刘备冒险交战。只待贾诩、关羽取得胜利,他们自然败亡。我们守在这里,防止他们突围即可。”
郭嘉大喜过望,忙起身拜道:“陛下英明。如此曹刘必败,我军亦可减少伤亡。”
............
之后的数日,曹刘都没有动静。
许定军驻扎在山口,也没有进攻。
期间。
许定派人去冀州传令,让关羽绕道中山国,横穿太行山,进入太原。目的是攻取刘备的都城晋阳。
刘备的大军都在司隶,并州空虚。
以关羽的河北野战军的军力,足以攻取。
同时,贾诩也率领数万军,拿下了弘农郡,并向潼关进军。潼关乃长安门户,若被攻下,曹操大势将去。
曹操的大将曹仁亲率万余军士,驻守潼关,与贾诩大战。
咚咚咚...
潼关之下,鼓号咆哮。
贾诩派了一个排的兵力,试图炸开潼关城门。
然而驻守在城里的曹军,十分警惕。他们知道贾诩有炸药,威力无穷,根本不给利刃军靠近的机会。
每次进攻到护城河对岸,先是用火箭射击,之后倒下大量的火油。
即使是在下雨天,也会被引燃。
“文和先生,敌军似这样守城,我们如何能攻进去啊?”利刃军第一团团长吴志问。
“确实很难攻进去。”
贾诩也正在想办法。
他的部队根本不能靠近城楼,一旦靠近城楼,便会引来大火。
曹仁背靠油田,火油取之不尽。
亦无法等到敌军油尽。
“出征前,我向陛下保证,一定攻克长安。现在却在潼关被敌人挡住,前进不得...。”贾诩心中又急又怒,朝吴志道:“给我调五百士兵,沿护城河布阵。凡是看到敌人冒头,便立刻枪击。即使我进步得城,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遵命。”
吴志前去安排。
啪啪啪...
当利刃军再攻城时,敌人抬着火油木桶,往底下倒油。护城河岸边的五百火器,朝上面一阵射击,将敌人全部击毙。
当然,这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利刃军还是无法攻进城去。
与敌人僵持数个时辰。
贾诩无奈撤军,在潼关外扎营。
“曹仁真是狡猾的紧,他不惜耗费大量火油,也要阻止我军靠近城楼。这使我们连一点机会也没有啊。”营帐中,随军而来的尖刀军将领胡尚道。
“是啊,我们怕很难过潼关...。”众将都议论。
贾诩想了一会儿笑道:“我原以为,我已经够毒,没想到曹仁比我还毒。这样不惜一切屠杀我方将士。行,我就与他比一比,看谁最毒。”
“吴志。”
“在。”
贾诩吩咐道:“去弘农各县,抓捕百姓,让他们到潼关下填土,我要将护城河填起来,将城外填成一个长长的斜坡,之后再攻城。我就不信,他还能阻我。”
“先生,这是一个大工程啊,短时间内怕很难完成吧?”胡尚道。
“一个月的时间可够?”贾诩问。
“这...肯定够了。但是陛下那里...。”
“你们不用操心,只管去做,我会向陛下请旨的。”贾诩道。
“是。”
从第二天开始,弘农境内的百姓被抓了起来,关押在潼关之外,每天派出几千人去填土。在这期间,他们会被火烧死,但是贾诩眉头都没皱一下。
许定接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惊。
他知道贾诩被称为毒士,计策狠辣,但是这样不顾百姓死活,白白送死,实在不是取胜之道,也大失民心。
许定准备派人去制止。
郭嘉却是出言拦住:“陛下,文和做的这件事,确实很不对。但是他已经做了,就算现在停止,也会背上屠杀的罪名。既然这样,何不等他完成这项工程,攻下潼关?”
“这...。”
“陛下就当不知道可行?”
许定在帐内来回渡步,心里在犹豫。如果派人去制止贾诩,肯定会救下数万百姓。然而贾诩的计划便功亏一篑了,潼关再难攻下。如果不制止贾诩,弘农境内的百姓,可能会伤亡殆尽。
“不行!”
许定想了许久,最终道:“我若不知道这件事,倒也罢了。可我已经知道,怎么能见死不救?这不仅关乎万千百姓,更关乎我国名誉。何况...我心里也过不去这道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