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多轴联动数控机床(1 / 2)

加入书签

机床,是工业加工的母机,机床的使用,才算是开创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时代,一个国家机床的数量,就可以用来衡量这个国家的机床的水平。

金属的切削,钻孔,冲压等等,各种的操作,都是通过对应的机床来进行的,而现在,整个4447厂,拥有大量的机床,也拥有大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但是,这些老师傅们的手艺不管多么的高明,也无法加工出精度更高的零件来,这就是因为机床自身的限制。

任何的机械加工,都要讲究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加工精度,比如,加工精度是1毫米,那就是说,工件设计的是十毫米,但是出来的,可能是九毫米,也可能是十一毫米。

可见,这个误差就不小,如果加工精度,变成零点一毫米,那出来的,就可能是九点九毫米,也可能是十点一毫米,这种时候,加工精度就很高了。

现在,工厂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高压油泵的加工,不管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怎么用心去加工,出来的成品,误差太大,这样装配上去,要么因为太粗而摩擦阻力大,要么因为太细而漏油,根本就无法使用。

毕竟,民用重卡,需要讲究使用成本的,耗油率必须要降下来。

这就需要数控机床了。

不管工人师傅技术多么精湛,只要是他们自己用手操作,就总是有误差的,而如果改用计算机来控制,那就可以将人为的因素排除掉,计算机是不会有偶然失误的。

而另一个方面,就是多轴联动。

这才是真正提高加工精度的妙招。

一般的工件,可能需要从几个方向进行加工,每次改变加工方向,都需要重新固定加工的工件,每次改变固定位置,就必然会带来误差。

如果可以同时用几个车刀,从几个面一起加工,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动,就不会有每次移动的误差了。

尤其是加工复杂曲面,只有多轴联动才能加工出来。

这种时候,工人技术再娴熟也不行,必须要靠电脑来控制。

这一切,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在本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

最早是在40年代初,由鹰国北密支安的一个小型飞机工业承包商派尔逊斯公司实现的。他们在制造飞机的框架及直升飞机的转动机翼时,利用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机翼加工路径进行数据处理,并考虑到刀具直径对加工路线的影响,使得加工精度达到±0.0381毫米,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十几年后,鹰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立式铣床上,装上了一套试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这台数控机床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和他们相比,汉国的数控技术起步并不慢,几乎和国外是同步的,发展起步于五十年代,在西元1958年就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

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在那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怎么可能会有先进的数控机床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