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教育得改(2 / 2)
“但我们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文人是不是太多了?尤其是在领域!”
“在德国和日本,理工科类人才占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美国,这个比例也过百分之七十……而我们,却不还足百分之二十!”
“原燕京大学校长,著名的对华友好人士司徒雷登先生说过,中国平均每年有3―7万人死于饥饿。有人说这是战争导致了大饥荒。可1929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那里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而最可怕的……当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
“饥饿可以让人泯灭掉最基本的人性!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白修德曾见过这样一些让人无法相信的事情:一对饿极了的夫妇,曾把他们的六个孩子绑在树上,为的是不让孩子跟着他们出去讨饭,因为人少的时候总比人多容易得到施舍;一位母亲怀抱着出生不久的婴儿和两个大一点的孩子外出乞讨,走到一个村头,母亲再也走不动了,打两个孩子进村讨要,她在村头的树下休息,结果两个孩子回来时现,母亲已经饿死,而那饥饿的婴儿还叨着妈妈的奶头,使劲吮着;还有的家庭,把所有的东西统统卖掉,换来最后的一顿饱饭,然后全家一起自杀……”
“我们有无数优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方面的人才,这个领域的人数过我们全中国受高等教育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可我们这个国家的文盲率,在民国二十八年(1339)的时候,依然高达951!”
“叶圣陶、陶行知等有识之士推行大众教育,提倡文化救国。我们为他们的远见卓识而喝彩,为他们的行动而喝彩!但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先吃饱了才能去学别的。所以,在教学这前,我们更加需要找到方法,先让这无数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有个可以容身的地方……”
“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同样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而在教育方面,我们先要扩大理工农医这些科系的受教育人数!”
“但我们的学校似乎更加衷心于。”
“这使得我们的家层出不穷,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看过不少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感叹过生活的不易,可我很想跟这些人算一笔账……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成立后,继续秉持了北洋政府对待知识份子的态度。大学教授的薪水为4-6元,副教授为26-4元,讲师为2-26元,助教为1-18元。而当时北京四合院一个月的租金不过2元,北京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6元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上海1元就可以。现在,即便是有战争,这个水平也并未降低多少。这就是说,知识份子是我们当代的高收入阶层!这一点丝毫也不过分。……再举个例子,‘八一三’事变后,某著名诗人夫妇于举家移居杭州,据说原因非常简单,上海生活费太贵了。在杭州,他们深居简出,每天就是读书、写作、会友,过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日子。但是这种寄情于山水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这对夫妇决定盖一栋自己的房子。他们花17元买下了杭州某座山后的3亩山地,接着又置换地皮建屋。这个新家于1935年年底动工,熬过了一个冰雪的冬季,到1936年的春天完工,足足花掉了一万六千多元……这种水平,他们却嫌上海生活费太贵!”
“我们在美国的胡大使,他有一位学生,爱打扮,狂追自己的一个女学生。女学生拒绝,此君向胡大使哭诉。适逢该女生也来找胡大使投诉禽兽老师。胡大使劝道:他顽固的爱你。该女生回答:我顽固的不爱他。随后,此君以自杀相胁,该女生遂屈服,嫁于心目中的‘禽兽老师’。不久,此君出轨,又顽固的爱上了一位女诗人……”
“说真的,别人的生活与我们无关,但是,我觉得我们并不需要太多这样的‘家’。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用知识让人民吃饱穿暖,能让我们的科技进步,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对人民起到好的作用的人才……呐喊,或者唤醒,总也要人民吃饱肚子,穿上暖和的衣裳吧?”
“所以,本人认为,教育部应该先做出表率,与各大院校商讨,缩减各专业的经费,增加对理工农医类学科的扶助。这才是一个做教育的正经态度!”
“――李德!”
……
戴笠到白公馆后的 第 37 章 ,这篇文章很短,写得也乱七八糟,但却在时下紧张的气氛中再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