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 121 章(1 / 2)
怀江县银杏村
张向阳一大早就收拾好自己, 准备到老房吃饭。
刚关上门,就听到身后有自行车铃响,他回头一看, 居然是李学生。
“哎哟, 稀客啊, 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张向阳满脸带笑, 上前拍拍他的新自行车。
李学生梳着整齐的头发,“我昨晚回来了, 听我助理说你找我, 还要采访我,你瞧我在家里捯饬了这一身, 不错吧?”
张向阳退后两步,认认真真地打量他, “不错,很不错。”
“走吧, 先去我们家吃饭。”张向阳搂着他的肩膀。
李学生表情有些不情愿, “这么说你媳妇没跟你一块回来啊?”
张向阳斜睨了他一眼,故作不高兴地道, “你一个已经成了家的人,这么关心我老婆,你觉得合适吗?”
李学生转了自行车头, “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想的又不是你老婆, 而是她做的菜。”
张向阳拍了拍他的脊背, “那你今天可没口福了,她现在也实习,没跟我一块回来。”
李学生跨上自行车,叹了口气,“成吧。早知道你媳妇没跟来,我就吃了早饭再过来了。为了吃你媳妇做的饭菜,我昨天晚上都悠着肚子,没吃饱。现在我肚子饿得够呛。”
“那咋快点走吧。你也别挑了,能吃饱就不错了。”张向阳接过他的自行车,“我来带你。省得你没力气把我带沟里去。”
李学生跳上自行车,狠狠拍了下他的后背。
吃饭的时候,许导演频频给李学生敬酒,“多谢李县长百忙之中抽出空来。我敬你一杯。”
李学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吃着菜笑着道,“许导,您不用跟我客气,我跟阳子关系好着呢。咱不用整这一套。”
许导演看了眼张向阳,放下酒杯,“那就好。我还以为当官的都是那种……”说到这里,他讪讪的。
李学生暗自猜测,他以前一定也被整过,打着哈哈,“以后咱们会越过越好。说不定没两年都是我这种不认生的人。”
张向阳见李学生边吃边讲话,嫌弃地拍了下他的背,“你可悠着点。以前还觉得你用饭斯文,你瞅瞅你现在,跟饿死鬼投胎没两样。”
李学生被他拍得咳了几下,眼睛都眨出泪花来了,他打掉张向阳拍在他背上的手,“你不拍还好,拍了我现在直打嗝。”
说完,就接二连三的打起嗝来。
其他人哈哈大笑,头一回遇到这么接地气的领导。
许导演眼里也速着几分笑意。
吃完饭,李学生看许导演给他提的问题,越看眉头皱得越深,“哎呀,这不行,我怎么可能把咱们县的财政收入说出来。那可是要被批的。不行不行。”
许导演也知道上头政策很多,他试着道,“不如就说一样。随你说哪样,成吧?”
李学生想了想,“自从包产到户政策下来之后,咱们县的家禽方面倒是有明显提高。这个我可以说个大概。”
许导演担心他打官腔,追问,“怎么个大概法?”
李学生摸摸鼻子,试探着道,“可以说比1976年,翻了几倍。这样反而更有噱头。您看怎么样?”
许导演惊讶万分,“真的假的?翻了几倍?”
“我还能骗你?”李学生见他不信,掰着指头跟他算,“以前一家最多养五只。最多养一头猪。鸡呢,大多数人家都愿意养,可猪就不同了,这玩意需要的饲料多。许多人家养不起。但是自从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养几十只鸡,每家都养至少一头以上的猪。”
许导演站起身,握着他的手,“那感情好啊。有你这官方代表说出来的话,肯定更有说服力。”
两人就台词和问题讨论了许久。
因为明确不能报导具体人口和税收等情况,所以都是以这种对比的情势列出来的。
采访结束后,李学生和张向阳聚在一起唠嗑。
张向阳给李学生倒酒,“你什么时候能回北京啊?”
“我都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啊。”李学生笑话他。
“我哪里急了,我是关心你。”张向阳才不承认这点。
李学生叹了口气,喝了一口酒,“上面正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也不知道咱们县能不能成为经济特区。”
张向阳仔细回想了下当初学过的政治。因为上面采用的是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策略。一开始是深圳这些经济特区,下一步就是沿海城市了。怀江县不靠山,不靠海,根本不符合这个规定。他当下摇头,“咱们县恐怕不行,可东集县可以,那边靠海,也有以前留下来的码头。选那边做为试点,更容易发展起来。”
选沿海作为经济特区就得要吸引外国人过来投资。东集县是临北省唯一一个靠海的小县城。那里的人不种地都是靠打渔为生。
“你说得对。”李学生想了想,“我们县跟东集县就是左邻右舍,你说那边起来了,我们这边能不能分一杯羹啊?”
张向阳想到深圳的招工难,突然道,“当然可以啊。至少那边建厂的时候,咱们这边的人可以去那边打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