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朱绶(1 / 2)

加入书签

大朝后,长离正和老皇帝奏对,老皇帝坐在尚华殿的椅子上,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正是长离呈上去的奏折,那上面赫然记录了殷氏之变。

谈到殷氏所请,老皇帝便略带惋惜的说道:“殷怀德居然就这么不好了,真是世事无常。”

老皇帝已过知天命之年,对生老病死之事向来比较敏感。

长离神色不太好,却还勉强扬起一抹浅笑,认真的回答老皇帝的话,见此,老皇帝就更满意了,对于殷氏之请也允了。

世家不可过大,殷氏本就极盛,袭爵不降,若非是因为上代宣平侯故去殷氏内乱,平白削去了许多力量,只怕长离不一定能为相。

现如今,殷氏又出变故,不管变故的源头殷怀德父子是因何被殷氏放弃,殷氏的力量总归是又削减了一些。

主支嫡脉被放弃,爵位空缺,不管如何,殷氏必生内乱,族人不齐心,对皇朝的威胁再一次降低。

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所以老皇帝的心情颇为不错,他还和颜悦色的慰问了长离两句,然后让他离开了。

在离开尚华殿之后,长离还要前往尚英殿,去给各位皇子们讲课。

在前往尚英殿的路上,长离看见了几个衣着华丽的少男少女围在一起嬉戏,而他们嬉戏的对象正是一个身形削瘦,神情阴郁的少年。

“十四,见到兄长们为何不行礼?”

“九哥,十四素来不喜学习,太傅常说他朽木不可雕也,怕是不知道何为礼,你叫他行礼,不是为难他吗?”

“哼,堂堂皇子,居然连礼敬兄长都不知,真是愧对皇子之位!”

“九哥太过苛求了,十四怕是根本没学过什么叫做礼敬兄长。”

被围在中间冷嘲热讽的十四皇子低着头,蜷缩着身体,全身上下都弥漫着阴郁。

九皇子一看见他这幅模样就来气,厉声呵斥道:“拿我的鞭子来,我今天就要教教十四,何为礼敬兄长!”

九皇子是淑妃之子,深受皇帝宠爱,而十四皇子生母早逝,一向被皇帝所厌,所以周围的人一听九皇子的吩咐,就忙不迭呈上鞭子。

至于十四皇子——他们看向梁疏的目光中满是不屑,没被打死都算他命大。

老皇帝子嗣颇丰,算上刚刚出生二十四皇子,老皇帝一共有十三个皇子,平安长大的皇子一共有九个,梁疏就是其中最不受宠的一个,甚至是,居住在冷宫中的公主的处境都比他好。

梁疏生母不过一意外被老皇帝宠信的宫女,因怀孕而受封下等宫妃,在生梁疏的时候难产而死。

若仅是如此,梁疏的处境也不会如此难过,偏偏,他的命格与老皇帝相克,他刚刚落地,老皇帝便遇刺,若非淑妃拼死相救,老皇帝只怕早就一命呜呼。

老皇帝死里逃生后,便听到流言传刚出生的十四皇子天生刑克于他,由此,他就开始厌恶这个刚刚出生的皇子,十几年下来,这种恶感已经根深蒂固,再也无法转变。

而因为老皇帝的态度,所以宫人们对这个皇子也颇为的怠慢,哪怕是再心善的宫人,也不敢向他示好。

此时,周围围着一群少男少女皆露出看好戏的模样,唯有一个脸色有些苍白的娇艳少女神色焦急,她看向自己的皇子表兄,看他执起鞭子就要梁疏往身上抽,忙想要开口阻止。

而这个时候,他们身后又传来了一道颇为冷漠的声音:“见过各位殿下。”

所有人皆是一惊,回头看去,就看到了一个面容有些虽苍白,容貌却清隽雅致如画中仙一般的人,他微微一行礼,并非大礼,这些人却有不敢承受之感。

“殷师傅。”

“殷丞相。”

长离除了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之外,还受皇帝之命,教导各位尚未出宫建府的皇子,所以这些人都称他一声殷师傅。

长离直起身,语气略带好奇的问道:“各位殿下围在这里是为何?”

九皇子紧了紧手中的鞭子,然后故作随意的将它扔给了自己的侍从,对长离颇为友好的说道:“我等这是要正要前往尚英殿,聆听殷师傅教诲。”

长离:“那臣可否与各位殿下同去?”

以九皇子为首的各位皇子一一点头,九皇子道:“当然。”

然后一行人就陆陆续续的离开,走了没多久,九皇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回过头道:“安南,你还停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跟上?”

容貌娇艳,神色却有些苍白的安南犹豫的看了一眼身形纤瘦的梁疏,还是快步跟上了。

时下礼教不严,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皆可前往尚英殿听教,只不过皇子必须前去,而公主却大多凭其心意,若不来尚英殿的师傅们也不会强求。

甚至是,一些与皇家关系亲近的达官贵人之后也可将子女送入宫中,入尚英殿听教。

安南县主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乐昌长公主之女,乐昌长公主是老皇帝同母胞妹,与老皇帝关系一向十分很好,安南县主也深受老皇帝宠爱,刚刚出生就受封县主,还有上千户封邑。

也由此,安南县主性情十分的骄纵,在她手下倒霉的人不知凡几,就连宫中的不受宠的公主都不敢与她争锋,而她的那些皇子表兄们在见到她的时候也有所退让。

她往昔一向是看不起梁疏的,为了讨好皇帝舅舅,她还会主动的虐待于梁疏,与梁疏的关系不可谓不差。

往常,她见到其他的皇子欺负的梁疏时候,不说拍手称快,也一定会笑逐颜开的,可今天她却苍白着一张脸,神思不瞩,看见旁人虐待梁疏的时候,还忍不住想要上前阻止。

你们知道你们现在打的人是谁吗?

他可是未来的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