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印在溪流中(2 / 2)
“人自性,何须修持?”晴雯扭头问道。
“自性也乖张,虽然也合乎天道,终究未得圆满。”韦小宝笑道。
“未得圆满?岂不是天道也未曾圆满?”晴雯继续追问。
晴雯的话,一时间让韦小宝不知如何答复,他捋了捋稀疏的胡子,沉默了半响。
人性即是天道,人性不得圆满,所以才要来此世间走上一遭。
可是,韦小宝自入了这玄妙之门,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的师父也从来没告诉过他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寒风中,韦小宝身上那件单薄的长衫随风而动,晴雯却见他的胡须和头发没有随风而动。
“只有成功跨入知境洗髓成功的人才能看清天地之息,进而去参详、知‘道’。这净照境如你所说,并不圆满,但对于未入玄门的弟子来说,已经足够。
“所谓修,实指凭个人意志将那念头住于一息之内。日日加以修持,终可达到贯通二十八脉,灌满四十九海。可探视先天自带来的气数、劫运,唤醒自性中对天地之息的通感,知晓这些,方能找到自己在这玄妙世界里的道儿。”
韦小宝突然停了下来,望着晴雯,说道:
“据我这些时日对你的观察,你先天自带来的气数已经纯熟。固然九霄待你不薄,但是,路能走多远,还得由你个人的意志和命中劫运而定。
“要知道,突破这三层绝非易事。即便是道心极稳健之人,也需耗费整整一载光*******心稳健,且意志如一者,一年之后,洗髓成功,破除障碍。之后,又需两载,方能将一只脚迈入小周境。”
说着,韦小宝突然就地盘膝而坐,让晴雯也坐下后,他继续讲道:
“小周是我浮山宗最短、最小的境地,据我所知,你们的师叔祖当年只耗费了两个月,便步入到下一境地。当然,此境也最易迷失自我。因为,入此境后,人的意志已开始向上与天看齐,并且逐渐能够开始勉强调借天地之息。此境虽然短小,却最为重要。一般有大愿力者,都不会在此境浸润太久。”
韦小宝见晴雯突然眉头紧锁,笑道:
“你自然不会在小周境有什么问题,我只是习惯性强调一下而已,你不用这么紧张。”
宝玉听到这话,心中一笑,他自然知道晴雯心中担心的是什么,这小周境能勒绊的只有像段陵这样的人。
……
此时,夜空里的繁星已有变化,群星尽皆向西北偏移。
崖坪上的寒风并没有减弱,韦小宝和晴雯依然相对盘膝而坐。
“小周境之后是大周境。若小周境修到意志清醒,又不致误入迷途,那么,就是有望步入大周境的修行者。他们将自己的意念与天地之息调和归一,通俗讲,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说,你可以凭意念驱使手中的剑气来攻击对手。此境最为玄妙。
“我和迟暮一样,耗尽毕生精力,也只是将脚尖搭在大周境的边缘上。依我现在的精力,恐怕没有能力将哪怕第一只脚迈入大周境啦。”
茅屋前,宝玉暗自接话道:
“就凭你!待油尽之时,能让搭上去的脚尖不至于掉下来,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道这儿,韦小宝看晴雯的眼神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期许。
半响后,晴雯终于开口说道:“难道师父您就是九重天门行走?!”
韦小宝并没有直面承认,晴雯的话却让刚刚放话的宝玉为之一怔。
宝玉不是惊叹韦小宝的真实身份,只是他没有想到,堂堂九重天门行走竟然是一个未完全步入第三境地的剑师。
……
韦小宝一直在等晴雯询问大周过后是何境地,可是晴雯始终没有张开他那张“金贵”的小嘴来询问。
未了,韦小宝只好自言自语道:“倒是不贪,这也算难得。”
浮山比无忧多了两境地,最后两境,分别是唯识和梵天。
关于这两个境地,在云霄阁顶层有一本《天凤集》,书中有详细记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