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很渴望和他见面(1 / 2)

加入书签

冯永斌明白吴源生的意思,事先吴源生找冯永斌谈过,这个周家庆,是临时空降下来的,事先根本没有考虑,他就知道这事摆上桌面就会受阻。

冯永斌看了看在座的几位,想了想,说:“论资历和能力,这个周家庆似乎都不符合这次选拔录用的条件。一个毕业待业在家的小伙子,似乎我们现在的单位都不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全社会都不给这些年轻人机会,他们毕业就失业,那么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去找工作,怎么去谋生?所以,我觉得他没有经验没有作品没关系,试问,我们哪个人不是从一张白纸干起?我看过这个小伙子的资料,他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人比较精干,现在虽然没有工作,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呆在家里,而是继续在搞社会实践,很有工作热情的一个年轻人。我想一个大学生,文字功底应该是可以的,缺的就是一些经验,但是这个恰恰是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得到的,不给他工作的机会,何谈经验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给这个小伙子一个机会,让他来试试,如果不行,我们就不正式录用他。”

冯永斌说完,看了看吴源生。

吴源生看了看大家,说:“我赞成冯部长的意见,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现在我们的社会貌似对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歧视,导致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这其实是对人才的浪费,是对知识的浪费。这些年轻人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岗位,积极投入工作,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创造多少财富啊。我也看了这个小伙子的材料,是个可用之人,我们把他先招进来试用,能用则用,不用再弃,对我们报道组来说,没有丝毫损失,况且这样一个新鲜血液也能让我们报道组更有活力。”

其余两位副部长还是不吭气,态度似乎很明确,不赞成。

吴源生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于是他提议:举手表决,赞成的举手!

他问冯永斌:“冯部长,你的意思呢?”

“我赞成,咱们举手表决!”冯永斌说。

吴源生第一个举手,冯永斌看了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

其余两个依旧坐着,默不作声,一脸的淡然。

两票赞成,两票否决,一半对一半。这样的局面吴源生也想到了,他最后问冯永斌:“冯部长,你还有要说的吗?”

冯永斌看了看吴源生,知道又需要他出马了。

当官莫当副,当副作水库!冯永斌心里想,鞍前马后,似乎我得了天大的好处似的!可这个人恰恰不是我这边的啊!

委屈归委屈,活儿还得干哪,谁让你是副手呢?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这个,我想说的是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好!冯部长说得好,周家庆的事就这么定了!”吴源生像获得了大赦似的,立马拍板了。

于海天和何军雄还没反应过来,吴源生就宣布散会了。

从会场走了出来,于海天紧跟着冯永斌的后面,问道:“冯部长,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力挺老吴把那个周家庆弄进来,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你告诉我!”

冯永斌停住脚步,和于海天并肩走着,笑了笑,说:“于部长,以后你就明白了!这个不是你我同不同意的事。”

“什么意思?难道我们不同意,他也要进来?”于海天问道。

“呵呵呵,以后你就明白了。”冯永斌笑着说,然后头也不回地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了。

周家庆啊周家庆,也不知道你今后要在余河的官场掀起一场什么样的风浪。

冯永斌在心里苦笑了一下。

吴成明、贺雷芳、田德武、杨树凯和周家庆,同时被安排进了宣传部报道组。

朱大云负责报道组的全面工作,同时带三个徒弟:田德武、杨树凯和周家庆,这三个人归朱大云直接指导,吴成明和贺雷芳由夏文娟负责带领指导。

冯永斌专门找朱大云谈话。

冯永斌说:“老弟,现在报道组就全看你的了,能不能带领着五个新兵蛋子出成绩,就看你的能耐了。我们报道组从来都是受县委表彰的部门,我相信老弟你能继续发扬这个光荣的传统。现在人我们已经安排到位了,如何去使用,就得费费脑筋了。他们几个文字功底都还可以,新闻写作的套路生疏一些,所以你要在技巧上指导他们,让他们能尽快上路。另外这个周家庆,以前没有写过稿子,底子相对薄弱一些,你在他身上要多花些精力,手把手地交他来写,就像当年邓年荣教你一样。想当年,你就是因为和邓年荣合写那篇兰田畈的稿子获奖了才踏进了报道组。现在周家庆是一张白纸,能描绘什么样的图案,就看你这个老师的功力了。”

朱大云听着,有些不明就里,怎么重点就是这个周家庆,其他几个人似乎都不重要呢?难道周家庆的来历特殊?要不怎么什么成绩都没有就直接进来了呢?

朱大云想问,却又不敢开口,心想慢慢也就知道他的情况吧。

既然冯部长格外发话要照顾周家庆,朱大云心里也就有数了,不管去到那里,他几乎都是带着周家庆的,而周家庆这个小伙子也特别勤快,喜欢跑来跑去,把朱大云当做老师前辈一样尊敬,这也让朱大云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