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四节 又被惦记上了(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沙正阳完全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惦记上了,既然三个月时间已经到了,而省里有没有音信,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可能还会继续在大型企业工委再干三个月,这样也好,省得自己三心二意,扎扎实实把关于央企如何来按照中央政策精神,着力发展和打造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上下功夫。

这一块工作上和国家发计委以及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都已经很熟稔了,相关具体工作人员联系也很密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则是后续加入进来的,一来二去的,沙正阳和他们处得都还不错,一些意见观点一帮人慢慢求同存异,便形成了一个大略意见。

如果没有意外,一个月内这个由国家多个部委联合调研形成的产业报告就要呈递到国务院主要领导面前,甚至可能要交到政治局层面进行审议。

这样一个涵盖了多个领域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真正出炉开始征求相关部委主要领导意见时,才开始爆发出其影响力,一些省市的主要领导也闻到了味道,纷纷开始露头联络,寻找资源和机遇。

这其中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自身本身就有这方面的产业基础,如何借助这股可能在中央层面予以政策和资本多方面支持带来的春风,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琢磨的课题,另一方面就是自身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如何获得中央的支持,要将这些产业纳入到自身的产业架构中去,借以提升自身产业能力,还有一种就是从央企层面来着眼,吸引央企在本省市范围在这些产业领域投资落户,这还包括从教育研发等领域来提前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这涉及到的内容相当丰富而又极具现实意义,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甚至可能上升到更高层面,也就是未来中国一些特定产业经济政策的走向。

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假之于人,那便可能受制于人,在关键时候如果掐你的脖子,你就只能俯首认命,这对于一个小国来说或许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那就决不能容忍。

“魏主任,我觉得我们从理论层面上要做的不多,那是国家发计委的事儿,从我们这个层面,下一步的工作可能就是要对我们所管辖的所有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的调研,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企业,能和国家发计委正在草拟的相关产业领域的,那么就要进行摸底调研,掌握他们在这个领域环节上的实力和潜力,如何帮助他们更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高度,从基础研发上,从产业扶持上,怎么来壮大,横向对比国内外的水准,……”

魏寿喜已经记不清这三个多月来自己是第几次把沙正阳招到自己办公室里来研究工作了,不得不说,每次对话沟通和探讨都能有所获,让魏寿喜自己都觉得思路被对方带得开阔了不少,也让他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明晰的一个规划,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来中央下发的那些粗略框架上的内容里了。

“嗯,你的意思是要兵分几路,按照发计委那边拟定的几大产业,提前开始进行摸底调研?”魏寿喜知道国家发计委那份联合报告已经送到了国务院,几位首长都已经圈阅了,估计可能要提交到政治局进行研究,这将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部分定性,一旦敲定,相关的政策也会随之出炉,所以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报告。

“肯定要先行一步,虽然发计委的报告还要走一段时间的程序,但是我觉得那里边的内容八九不离十,先行一步搞起来很有必要,一旦中央敲定,我们央企可以迅速行动起来,走在前面。”沙正阳毫不犹豫的道:“有些产业本身需要和教育部和财政部这些衔接的,而且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提前一步接洽,有时候在早两个月那就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沙正阳最关注的,无论是战略新兴产业,还是关键核心产业,都离不开教育和科研的持续支持,这一点上已经越来越显现,而作为前世中有着深刻认知的沙正阳,更是对此印象深刻,华为为什么能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崛起,那就是得益于人家不遗余力的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无论是资金的绝对数量,还是在企业的营销占比,都是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

同样以国外那些大型药企为例,人家在原创新药的研发投入更是一掷千金,可以持续十年二十年的不间断投入,但反观国内这些药企,在营销广告上那是舍得无比,但是换了在新药研发上,那就是善财难施了,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和国外那些知名药企竞争抗衡?

“我们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的教育和研发投入上,缺乏一个国家战略性的政策支持,或者支持力度还很不够。”沙正阳继续道:“短视是我们国内很多机构和负责人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可能和我们任期机制有一定关系,没有哪个领导对于一个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可能出成绩的工作程序投入,可是在很多研发领域,三五年是很难见到实效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同志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同时也对我们干部的考核机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