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3(2 / 2)

加入书签

洞。

哦,那个洞啊,她知道。

爸爸跟姐姐聊起过,说是这里的一个传说:有个藏民带着粮食和工具,走很远的路去寺庙里凿玛尼石头,路上,他发现了一个洞,只盆口大小,深不见底,探头进去听,能听到呼呼的风声。

那个藏民想知道这洞到底有多深,就放了个缠满牦牛绒线的纺锤下去,结果线放尽了,都还没到底。

当时她在边上听,还插了嘴,问什么叫“缠满牦牛绒线的纺锤”,爸爸说,就是毛线团。

然后问她:“如果是我们囡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表现的机会,回答说:“一个毛线团放不到底,就放两个,老师说,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成。”

就像乌鸦喝水,不断地往瓶子里扔石头,终于喝到了清冽甘甜的水;还像神笔马良,不断地画啊画,终于画成了大画家。

爸爸很高兴,奖励她一块大白兔奶糖,但是姐姐鼻子里嗤一声,说:“神经病。”

没关系,她不生姐姐的气。

过了会,那老头探头进来,把手里的花生袋子递给她:“囡囡,我和姐姐去忙点事,你在车里乖乖剥花生吃,等爸爸和姐姐回来好不好?”

塑料袋里,有剥好的白花生仁,有空空的花生壳,还有没来得及剥的带壳花生。

囡囡接过塑料袋,不安地看窗外:“你们都走吗?就留我一个小孩子在这?有鬼来了怎么办?会把我吃掉的。”

老头失笑,指了指隔壁车。

车里,三个大小伙子正在打扑克,袖子撸到半肘,嘴里都叼着烟。

“小刘哥哥他们留下来陪着你,要么,你去他们车上待着?”

“不要,味道臭。”

她可不爱闻烟味了。

想了想,拿手指了指那台三洋录放机:“我能拿姐姐的机子听《白雪公主》吗?”

“能。”

这种时候最适合提要求,她还想再提,但一时间想不出更多的了。

临走之前,老头又去跟小刘打招呼:“囡囡在车上听故事,你没事瞜一眼就行。她可乖了,听故事能听一两个小时不动。”

小刘点头:“得嘞,易叔您放心。”

老头这才放心离开。

有人吹响了哨子,除了这两辆停在中央的车,其它的车陆续灭灯,车上不断有人下来,汇入了离开的队伍。

***

囡囡抱着录放机听故事,声音拧到最大,这样才能把隔壁打牌的声音给压下去。

《港台金曲》被她扔在一边了,新放的这盘磁带是童话故事。

听完A面,她吸溜着鼻子又调到B面。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

囡囡低头捞起个花生,送到嘴里咬开,用力掰开壳,脑子里同时盘算着很多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怜了,外国的小朋友们真不友爱,也不说照顾一下。

姐姐虽然对她凶,但从来不对小姜哥哥发脾气,她要不要求求小姜哥哥,让他把弄坏口红的事给认了呢?

这儿太冷了,喘气都是白的,她都有点冻感冒了……

突然间,头顶响起砰的一声巨响,是有什么东西猛然砸下,与此同时,车身剧烈地震了一下。

响声和巨震激得她眼前一黑,录放机从她膝盖上摔下去。

摔得没声响了。

录放机一停,她才发现,这周围好安静啊,有那么一瞬间,风声都听不到了。

她缓了好一会儿,嘴巴微微张着,手指间还捏着一粒花生仁。

隔壁车上黑洞洞的,小刘哥哥他们不是在打牌吗,人呢?都哪儿去了?

她仰头看车顶。

车顶壳原先是平的,但现在,凹出个人形,四肢大摊。

她盯着那个人形看,把花生米攥进手心。

两边的车窗上渐渐挂下一条又一条的血痕,天太冷了,很快就冻凝了,从车里看出去,长长短短,不像是红的,倒像是没剪齐的黑穗子。

过了会,车顶传来窸窣的声音。

有什么东西在上头爬。

再然后,一只手探了下来,就扒在车窗外。

那不是手,像剥去了血肉的手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