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师父在哪儿我在哪儿(1 / 2)
来到云州红河,不能不吃烧豆腐。
红河的豆腐可是一绝,烧烤最佳。
云州气候好,各地夜间活动的人多,蒙自作为红河州府,夜市饮食也兴旺,到晚来,各种烧烤店铺和摊点上,最普遍的就是烧豆腐。
洛尘一行来到一处老街市,烧豆腐的摊子随处可见——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围着一个小火盆,上面架个铁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面烤成焦黄的颜色,便是一个豆腐摊。
洛尘等人找了个人不多不少的摊子坐下来吃。
——穆采儿没衣服穿,但因天色太晚,服装店都关门了,所以她只好穿陈戊龙的男装先凑合一下;少女洛熙的毛衣破了,也换了件洛尘的格子衬衫,穿着还蛮有味道。
红河一带吃烧豆腐的方式很是有趣:
这边的豆腐不大,比象棋子还小些,炭火上铁屉特大,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围屉而坐,豆腐在炭火上慢慢烧熟,一熟就鼓胀起来,疏松可口,火上烧熟一个,拣食一个,从豆腐堆又拨入生的烧上,源源不断。摊主南向坐,不断翻动、刷油。屉角备数个搪瓷小罐,每一食客有一对应,每吃一个豆腐,摊主就扔一粒晒干的包谷在那罐中,待吃完要结账,他就倾罐中之包谷粒计数收款,很有“撒豆成钱”的意味,而有的人吃得快,一个气能吃数十个,于是包谷粒投入瓷罐就快,各摊相加,夜市之上,当当声不绝于耳,甚是有趣。
洛尘等人老远就闻到了香气,坐下之后,只见豆腐一个个圆鼓鼓、油黄油黄的,很是好看,当即领了碗筷、蘸碟开吃。
烧豆腐的蘸料有干料和潮料两种,干料为辣椒面、盐、花椒面、味精拌成的,潮料为乳腐汁、煳辣子面、香菜末、香葱末、折耳根末调成的。
豆腐经火烧烤,逐渐膨胀,最后呈圆球状。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无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香味扑鼻。若将豆腐浸泡入潮料,小孔中吸满了料汁,一嚼之下,汁液四溅,直如极乐世界。
再喝几口小酒更是妙不可言。
少女洛熙原本是不吃臭豆腐的,但见洛尘、陈戊龙、穆采儿吃得不亦乐乎,忍不住也尝了尝了,嗯……好吃!
入口时是一层焦脆的香皮,咬合后是顺着舌尖,慢慢灌入鼻腔的一股热气和难以抗拒的浓香。
加上一碗红河当地小吃凉勺粉(红薯粉做的),那滋味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边吃,一边听着摊主得意洋洋地跟外地人讲述烧豆腐的由来:
相传,在明朝年间,朝廷在红河大量征兵,有一个小伙子被朝廷选中,在即将离开红河投身战场的前夜,小伙子的母亲担心儿子在路途中挨饿,便连夜将刚刚做好的豆腐用一块块小纱布好,之后,用石块将豆腐里所含的水分压干,制成小豆腐果形状,放入包裹,等天明让儿子带着这些豆腐上路。
因为长途跋涉,儿子到了军营,取出包裹里的豆腐,一块块豆腐早已经发霉、变臭。
想把这一大包豆腐扔了,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将发霉变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黄色,原本已经发霉发臭的豆腐散发出一股香气,放一块在嘴里咬着吃,外脆里内,香味充盈整个口腔,更暖胃暖心。
从军营回到家乡,小伙子如法炮制,邻里尝过小伙子的烤豆腐之后,均对这种别样的吃法赞不绝口。
于是乎,豆腐的这一吃法一传十、十传百,红河大部分的人家都学会了烤豆腐。
再加上红河的水好、豆子好,做出来的豆腐自然极好。
吃饱喝足,一行人便前往酒店休息。
入住蒙自最好的酒店,费用全部由陈戊龙负责,这是自然没得说。
房间开了四间,一人一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