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被逼无奈宋道宗(1 / 2)
听了苏迟的建议,饶是沉迷道教的赵佶也回过味儿来了。
苏迟这是想和交趾国开战啊!
交趾郡王臣不臣的,还用得着御史去查吗?交趾国可是多次发兵入侵大宋边境州郡,没少干烧杀抢掠的事情!在熙宁年间交趾国还有一次大举入口,攻破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屠杀民众数十万人,比之西贼有过之而不及!
而且交趾郡王只是对大宋而言的,在国内,交趾是以大越为国号,交趾郡王也向来以皇帝自居。
大宋派御史去查?查个屁!派去的御史搞不好被人家一刀砍了,到时候怎么办?
虽然猜中了苏迟的心思,但是赵佶也没有在崇政殿上点破,而是将派御史调查纪忆和交趾国的事情压了下来。
在崇政殿问对后,则留苏迟独对。
众臣离开后,赵佶眉头大皱,看着苏迟问:“苏卿,汝欲以兵威犯交趾乎?”
苏迟居然点点头,“陛下圣明!臣正有此意。”
“这是为何?”赵佶一愣,“汝父苏辙素来不喜言兵,汝怎喜言兵事若此?”
苏迟叹了一声:“陛下有所不知,臣是不得不喜言兵事……如今军中少壮,日夜思战,臣为枢密,若不言兵,如何安抚人心?”
“军中人心思战?”赵佶一怔,“是军中人心畏敌惧战吧?”
“有人畏敌惧战,也有人思战啊!”苏迟道,“三衙管军所辖的禁军兵将自是畏敌惧战的,可枢府所管的新军将佐,多有好战思斗者……若无仗可打,臣怕这些人会对朝廷心生怨言啊!”
“竟有这等事体?”赵佶狠吃了一惊。
他现在不是沉迷道教了吗?所以也不怎么关心军队的情况,在他看来,大宋的军事是振作不了,也不敢振作了。所以就全都丢给两府集议,民主得很,你们下面怎么议,他就照准。
而下面的两府宰执也不好,都是没担当的。也没人提解散新军的事儿,也没人想要把专出革命党的军校给关闭了。
而且几乎所有的宰执都觉得朝廷还是要有点武力在手里的,要不然怎么抵挡契丹人、武好古和章援?
所以在枢密院接管了都军机司后,本来应该“抑武”的文官集团,居然很认真的开始办军校,办新军了——不办不行啊,且不说武好古和章援会不会打过来,就是手头的开封新军、陕西新军、东南新军、河东新军(张叔夜建立的)、朔方新军、灵州新军,林林总总也有二十几个将。
而且步兵学堂(后来改成武学学宫)每年也有几百个毕业生出来,不安排怎么能行?你把新军解散了,这些年轻武人去哪儿?都去去天津投武好古?
另外,陕西新军、河东新军、朔方新军、灵州新军,还有韩家的昭义军,还有海路市舶制置司都向朝廷提出要用武学生带兵。而且还不断举荐少年武人到开封府的军校求学。
在朝廷大臣们看来,这是陕西军、河东军、朔方军、灵州军、昭义军、海路市舶制置司忠于朝廷的体现。你要是停办军校,人家都去天津骑士学院招人了,朝廷还怎么控制他们?
所以形势倒逼着朝廷办军校,办新军。不仅要办,还要办好,而且也有条件办好。
首先是有钱!蔡京的钱引改革目前看来是成功的,所以朝廷并不缺钱。
其次,人才也不是很缺。因为朝廷系统中还是有许多早年从兵学司、骑士学院毕业的人才。
同时,朝廷这边还有六所“大学”,每年也能培养出大量的新学人才。这些人才,也为武学学宫的师资力量提供了保障。
另外,六所“大学”的毕业生中的一部分,还直接加入了新军、枢密院、军器监、海路市舶制置司等和军事相关的衙署。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军的管理水平。
当然了,不利于新军发展的因素也是存在的。
一是科举文臣始终占据主流,武人无论新旧,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之中。
而且由于新军和武学学宫同武好古始终存在传承关系,所以朝廷对军校和新军也存有戒心。早就腐朽得不能战斗的开封禁军始终没有被解散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宋朝的府兵制改革终于失败了。不花钱又没有土地的府兵,终究是维持不下去的。
到了政和三年,除了陕西新军、灵州新军和朔方新军(他们是有土地的)的兵源尚有一点保证,其余各部新军,都出现了士卒大量逃亡的现象。
就算是陕西新军和朔方新军,也出现了无田的辅兵大量逃亡,有田的正兵也因为服役时间过长而难以维持,大量面临破产。
而发给军饷的开封新军,同样因为开封府物价腾贵和辅兵无饷、无田等原因出现了动摇。军心不稳,士卒逃亡甚多。
在这种情况下,在政和三年初,两府集议,提出了废府兵(保留陕西、灵州、朔方的授田府兵),改募兵的建议。
虽然反复折腾的兵制改革对提升宋军的战斗力非常不利,但是新军的军官团却是实实在在建立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