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摄政(1 / 2)
晋王府。
柳随风站在翟哲对面。
这些日子,他往晋王府跑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恢复了些活力。翟哲冷落他,本就是为了敲打他,并不是彻底抛弃他这个得力的助手。对此,柳随风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今日谈论的都是实事,前线的战事顺利,后方的朝堂危机重重。
“战事还需延续些日子,立功将士需奖赏,牺牲士卒需抚恤。我看了户部的收支,今年的田赋不如往年,财政入不敷出。”
柳随风道:“内阁与南直隶和湖广两地不和,耽误了许多事情”
柳随风低头,不看翟哲的神色。这样,他更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为晋王的脸色所扰。
“王爷以大将军之职签发朝令,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大势已成,不如效仿多尔衮,登摄政王之位”这番话说的非常突然。柳随风是登晋王之后,第一个劝进翟哲的朝臣。
翟哲惊讶的神色一闪而过,心中有些躁动不安,因为他感觉到大明朝廷中隐藏的躁动不安。
这半年,内阁与湖广和南直隶两地的矛盾越来越大。
吏部掌控各地三品以下官员的选拔,但湖广总督姚启圣和南直隶总督宗茂都不怎么给中枢留情面。这半年来,两地共查处的官绅勾结侵占田产、藏匿跋扈的家奴等等案件四十二起,八个县的县令因此换人。
吏部必须另择合适人选,但陈子龙很难挑出能让宗茂和姚启圣满意的人。地方经常换主官,对推行新政极为不利
“王爷在朝廷中推行平衡之术,但那是天下太平时政策,如今大明朝廷虽然强大,但四周群狼环伺,唯有加强中枢的权威,方可强力推行新政,励兵秣马,恢复大明往日的疆土。”
这些话藏在柳随风肚子里,经历了三个月的门可罗雀,他没有摸准翟哲心中的想法前,是万万不敢说出口。
翟哲用右手食指圈起轻轻敲打桌面,问:“本王登摄政王,内阁可废吗?”
柳随风暗自吃惊,翟哲怎会有这个主意。
“反剃发令时,不仅是我在浙东的兵马出力,江南缙绅也有不惧断头者。如今用完了那些人,便要抛弃他们吗?”翟哲语气幽幽。
根据柳随风对翟哲的了解,晋王一旦把想法说出来,多半已经是拿定了主意。原来晋王已有了想法。
柳随风轻轻嗓子,顺着话头说下去,“昔日,江南人是王爷抗击清虏的盟友,今日,他们是阻塞大明恢复往日荣光的绊脚石。南人的利益在江南,今年若不是王爷突然推动北伐,内阁对北伐并不热心。陈尚书前年在江南推行新政,查处各地藏匿的田产,虽有成果,所出不过十中有五。”
翟哲感慨∶“我听说孙可望在云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真有些羡慕他”
柳随风摆动衣襟,突然单膝跪地,道:“我举荐宗总督执掌朝事。”
“宗茂吗?”翟哲笑笑,不置可否。
柳随风学聪明了。一个被晋王当做议事和倾诉对象的人虽然得宠,但没有机会进入内阁。因为,揣测圣意也是大
这也算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就像翟哲此次返回南京,什么都没做,柳随风便猜到晋王要重用宗茂。他举荐宗茂,一是为北人在朝堂中谋取利益,也是在为柳家卖给宗茂一个顺水人情。
翟哲不想过多谈及自己的计划,岔开话题问:“郑氏之事,何解?”
柳随风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进言道:“郑氏色厉内荏,不足为虑,反倒是大西贼,朝廷不可掉以轻心大西贼定,吴三桂与郑氏相距千里,互不信任,成不了事。”
翟哲心中有些遗憾,柳随风确实是个很有洞察力人。
这样的人可为亲信策臣,但放在朝堂中,内阁诸卿都不是他的对手。若让宗茂与他在朝堂联手,朝堂中再没有东林诸党的位置。
东林可防不可灭,因为,他的儿子是陈子龙的女婿。何况。北人独揽朝政,就能比东林诸生做的好吗?
七月初。
晋王返回南京坐镇,朝堂之事立刻顺畅了许多。
内阁传令,命南直隶、湖广和浙江三地重新测量各地田地,没收各地豪族隐匿的田地,但不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姚启圣和宗茂都是能臣,知道晋王有心打击各地望族势力,下手绝不手软。
朝令传下去不到三日,南直隶总督宗茂上奏,“晋王大将军翟哲北伐大捷,收复扬州、陕西等地,又重农事修水利,使江南湖广不见饥民,文治武功,莫过如此。今江北清虏猖獗,河山破碎,大明圣皇帝年老体弱,久不上朝,请封晋王为大明摄政王,执掌朝事。”
这封奏折没有送到晋王府,而是按照大明朝政正常的程序,先送到了内阁。几位大学士激烈的讨论了一天,封存了这封奏章,没有送入皇宫,也没有人主动找晋王提及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