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八方来财(十九)(1 / 2)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那些个空手而来满载而归的宗亲姻亲、乡邻故旧们,大多只觉得秦家到底是秦家,讲究!
连带着一味回礼都是这样大的手笔,虽说谁都晓得秦白芹秦家虽清白,但也确实不缺银子,却也要舍得下这样的重本才能有这样的体面。
不过“体面”这玩意儿,还别说,谁都稀罕。
尤其这会子正值大年下的,不但是各家各户打点年节贺仪的辰光,一应婚嫁喜事儿亦少不了,旁人还则罢了,再宝贝也不过守着不吃罢了,而那些个殚精竭虑主持中馈的奶奶太太们却不免心动。
不但茶食俱都轻灵细巧、栩栩如生,叫人只敢远观,等闲舍不得下口,就连装盛茶食的竹篮子都精工细作的,饶是吃完茶食,也能留个念想,装些个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
着实体面。
越想越满意,价钱甚的,先放一旁,自然就会留意到竹篮上钤着的“钱德隆”的字样,说起来也不意外,除了嘀咕两句有个得力的姻亲为助,路都走得平顺些之外,却是极少还会有人多看一眼,留意到坠在“钱德隆”字样之后的那个板板正正的“和”字印儿。
可一众内行人却是不然。
这世上可不只带兵打仗的大将军看重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买卖人亦是如此。
当初秦家放出消息来,虽说确有同行你瞧着我,我瞧着你,彼此干瞪眼,再不敢撬“钱德隆”的墙角,可揣度着秦家用意动了心思的也着实不在少数,到底买卖是桩好买卖,只秦家吹毛求疵的,到最后还是钱诚如出面接下了这桩买卖。
大家伙背地里自然没少嘀咕,何必这般装模作样,不免冷眼旁观,都想知道“钱德隆”这回到底能端出这样径直的茶食来,仔细弄巧成拙,砸了招牌。
到了正日,陆续得到消息,还有好些同行是当场拿到的回礼。
不得不说,确实别致,尤其新巧,“钱德隆”到底是“钱德隆”。
感慨过后,有人当即依葫芦画瓢的开始“学习”,说不得又能小赚一笔了;也有人夜里头贴饼子似的翻了一整夜,琢磨着既有秦家推波助澜,那这一两年间的路子想来也就定下了,只管跟着“钱德隆”往新巧玲珑上走就是了;也有人多看了一眼,翻来覆去地琢磨着那个“和”字儿。
想不通“钱德隆”又在弄甚的花头经。
一个“和”字儿,这到底是在奉承秦氏家族和睦,还是另有甚的深意?
不由提了一颗心。
直到有人觉得这个勉强称得上“拙朴”的“和”字儿怎的这样眼熟。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寿宴第二天,“福寿堂”那厢直接是丁朝奉亲自过来拿的茶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