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待客虚心三尺余(二)(1 / 2)

加入书签

颖娘春袗轻筇,紧紧跟随着阿芒的脚步,并没有去看一旁或步履匆匆、或悠然信步,或同她一样步伐欢快的行人,也就没有看到人们善意的目光。

下意识地轻嗅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却有清新的味道接二连三地涌入鼻尖,非常熟悉的味道,却又似乎夹杂着一点不同一般的味道……

眼耳鼻舌身五识之中,嗅觉,也就是鼻子闻到的味道可以算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了,往往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只能真正身临其境地去闻才能明了。

或是家学渊源的缘故罢,颖娘对于嗅觉有着天生的敏感和记忆。而且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比之轻而易举就能区分出干果蜜饯的果娘更胜一筹。

不过行走在这座陌生的集镇中,颖娘却难得的有些犹豫了……索性张开嘴巴,深吸了一口气,沁凉的空气慢慢融化在她的嘴里,嘴唇微抿,慢慢品味着。

还是说不上来的味道,可在感受到它的这一瞬,却分明能够记忆起绵长的情感,还有悠远的意蕴来……

而就在颖娘感受着属于崇塘独有味道的同时,义十八已经充当起向导,如数家珍地同他们介绍起崇塘来。

“俗话说大大莲溪城,小小崇塘镇。我们崇塘三面坏水,因水设埠,依埠建镇,既有水路南下北上,又有官道四通八达,自古就是工商兴盛的通衢要道,布局上头也尤其严谨……走南闯北不敢说,可我们家有条祖训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年来,我也算是走过些许城镇了,却从未见过哪个集镇能有像我们崇塘这样得体的布局……”

义十八说起这些,脸上就有了抑制不住的自豪,停下脚步,回头遥指圩墙给他们看:“那厢是老镇,地势南低北高,绵延数里,共分十甲,除了一条东西主街同两条南北横街之外,还有四十八条明巷、四十八条小巷、四十八条暗巷、四十八口水井,以及三座大码头……不过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崇塘的日益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越来越多,人口也越来越多,本就不免局促的老镇就更不够用了,崇塘百姓不忍破坏老镇的格局,索性就在镇外择了不邻水的这块地界开始开荒,如燕子衔泥般的陆续修起了大同街、北关门、北圩墙还有新码头,渐渐有了现在的规模……”

说着还解释道:“近些年来,四方乡邻们为了便于区分,就简单的把原先的崇塘镇称为老镇,把这儿称之为新镇,不过到底底蕴有限,不能同老镇相提并论……”

阿芒众人木木地点头,望着脚下的青石板路,只,这也算底蕴……有限?

不免面面相觑,好在义十八并不是一味的谦虚,总算说了一句实在话:“不过经过这么些年的休养生息,如今这新镇也算勉强上得了台面了。”

又一指对面鳞次栉比的商铺:“这一溜商铺的布局虽然比不上内塘井然有序,不过书铺、画铺、刻字铺、裱褙铺、翻刻店、手卷店、轴丈铺、古董铺,还有甚的倾销银铺、打金店,倒是应有尽有。”又一指他们步行的这侧:“至于这厢,从西到东,一溜依次是镖局、武馆、学塾、保婴堂……过不了几天,你们自然而然就会熟悉了。”

阿芒众人继续点头,倒是没顾得上多想为甚的这些店铺多会多以文房买卖为主。

看着眼前总有两丈多宽,而且一眼根本看不到头的青石街道,心想的都是,恐怕没有这样容易就自然而然的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