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初到八十一号(1 / 2)

加入书签

第432章:初到八十一号

夕阳门内大街八十一号是“华北协和话语学校”的原址,是美国传教士在1910年作为语言训练中心和休息处建立的。1930年,当传教士停止对学校财政支持后,学校改名为加利福尼亚学院,开始招收学生,培养外交官、学者、商人和其他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楼一直被政府的一些行政部门征用,到了八十年代还是市民政局下属一个单位的办公楼。在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将八十一号院的产权移交给天主教京城总教区。

八十一号院移交之后,经过房屋管理部门的评估,发现两栋小楼年久失修,已经不具备使用条件。同时,小楼作为《京城优秀建筑名录》中的一个建筑,不能拆除,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改造。而改造需要一大笔费用,教会希望把小楼出租给第三方进行装修,但由于改造成本过高,很多租户觉得不划算,所以十年之间一直搁置。

资料中的夕内八十一号院让叶枫不怎么喜欢。总有一些自以为头脑开化,思想先进的家伙说什么不能固步自封,要多向其他国家学习之类的屁话,说什么中华文化单一落后,都是狗屁。

之所以华夏的文化显得单一,显得落后,没有自我风格,全都是因为一些人为的损毁,以及抱有类似思想的人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传统文化难以继续下去。

叶枫讨厌洋人,尤其是搞宗教的洋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大门把大烟送进中国还不算,还要把他们那什么狗屁上帝也送进来。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跟风的去信,人家黄头发蓝眼睛的神凭什么照顾你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人?还一天到晚喊着什么“我是上帝的孩子”,真是把炎黄子孙的脸都丢尽了。

最扯淡的是,在资料里句然提出了这栋建筑不能拆除,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即便穆紫心是从教会手里买下来而不是租过来,也只能进行改造。这地方改造了能有什么用?楼体那么破旧,能租的出去?真是让人头大。

叶枫继续往后翻,发现在后面的资料中竟然还有一些更加有意思的东西存在。

根据资料上记载,距离夕内八十一号一街之隔的林福公寓 ,那个工程从大概十七八年前就一直停工荒废。据传说其中一个原因不是开发商没钱了,而是发生了一些难以解释的事件。

曾经十七年前夏天的某个夜晚,工地的几个工人晚上喝多了,跑林福公寓的地下室去撒尿。结果尿尿的过程中感觉有股风。嗖嗖的吹后脊梁。转身才发现地下室里朝北的一面墙上有个洞。于是他们拿着蜡烛过去看。

一个工人喝多了就伸脚就把墙轰的一声揣塌了,发现墙后竟然黑漆漆的不见五指,其中一个老工人说是地道,施工打地基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个地道了,后来就用砖给封上了,其中年轻的3个工人仗着喝了几口酒就要进去看看,那个年长的老工人说什么也不进去,就离开了,剩下的3个年轻的工人点着蜡烛就朝地道钻进去了。

年长的老工人出来以后就回工棚了,约莫过了20分钟,他不经意间从工棚的2楼窗户朝马路对面看了一眼,那个方向正好是夕内大街八十一号的鬼楼,就发现鬼楼的窗户里忽然闪了几下光亮,然后接着陡燃就灭掉了,四周死一样的寂静。

老工人忽然感觉到一丝莫名的后脊梁发寒,不过也没有多想就睡觉了。第2天一早,老工人发现昨天晚上进地道的3名年轻工人没有来上班,让工友去工棚找也没有发现,第3天,第4天,一直都没看到他们的身影,那3名工人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如果你曾经在夏天某个炎热的酷暑当头的时候,从公寓前经过的话,会突然被袭袭凉意所惊奇。这是的确存在的事实。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发现公寓前的温度要比离此二十米远的地方低好几度。至于是否是地下有物而造成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资料里对离奇事件的描述,就到这里为止了,叶枫翻到下一页的时候,却发现那一页和刚刚读过的一页完全接不上,就好像有些东西被人刻意的抹掉了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