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三大恶徒(1 / 2)

加入书签

最后述职的是吏部大狄万阿利·不剌。

作为掌控着成百上千呼罗珊官员升调的一部主官,阿利·不剌行事算是比较低调的。不像礼部与工部主官一赴任,就大刀阔斧的刷存在感。而是按照呼罗珊的发展要求,按部就班的行事。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吏部就是谁都可以欺负的。

在他赴任后,吏部内部官员就被调换了一批。以前缺少主官时,张钛铭没少在吏部安插人手。刑部也不甘落后,官员升调,还要看户部与刑部的脸色。那些吏部官员,也都在地位上,低户部与刑部一等。

现在有了主官,那些户部和刑部安插进来的人手都被阿利·不剌一声不吭的调走了。虽然张钛铭和花拉子密有些微词,但都不会明说。因为他们在吏部安插人手本就是不算光彩的事儿,现在被清理出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阿利·不剌是以李承绩马首是瞻!在呼罗珊的官僚派系里,呼罗珊一系又算是人少势弱的。再不紧靠李承绩,这吏部主官也是当得不安稳。

张钛铭他们知道,李承绩这是有意抬举阿利·不剌。以便更好的掌控吏部,把控朝堂。所以阿利·不剌的清理之举,也没有什么阻碍。

随着呼罗珊扩张脚步的加快,旧岁与今年算是呼罗珊官员数量增长最为迅速的两年。从最低等的九品芝麻官算起,呼罗珊已经拥有两万多人的官员队伍。其中除了各地原有的降官,还有帝国学堂快修班的毕业生。

不过总体来看,还是以各地的降官为主。帝国学堂的学生,占比不超过总官员数量的两成。

再以官员质量来看,吏部选派的官员里,总体还是保持高质量水准的。各地民生都恢复得不错,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些没有经过战乱的郡县则保持了较高程度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成为呼罗珊的上等郡。

贪污腐败案也发生得少,多是一些偏远和初建的郡县。

李承绩对吏部的表现很满意!

因为正是吏部的官员选派得好,才能让呼罗珊这么快在新建的郡县站稳脚跟。否则的话,哪里有心思在马鲁举行建国大典。

便勉励了阿利·不剌几句,以作嘉奖。

此时时候也快到了中午,大家伙都站得累了。李承绩也不想为难大家,就让近卫带几位重要人犯上来,好为今天的朝会添点颜色。

第一个是原大辽北枢密使马合木特拜。贬官去职回东喀喇汗国后,还勾结蒙古人与呼罗珊作对。后来在可失哈儿被抓,一直都没处死。起先马合木特拜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会很惨,在被带回呼罗珊的途中,还想自尽来着。

但李承绩命人好好看顾着他,所以一直都没能如愿。

后来他似乎也认命了,不吵不闹的,活到了现在。

第二个是耶律子正。这家伙处心积虑的上位,斗倒了马合木特拜和李世昌后,自己也没享受几天高官厚禄的日子。真是作茧自缚,罪有应得。只是他在呼罗珊规复大辽时,也是起了助攻的作用

在国家大义上,算是洗刷了些身上的罪孽。

可该算的账还是要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